龙游石窟中国4A级旅游景区
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它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龙游石窟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
龙游石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2年甚至更加久远,建造的年代仍然不明,是被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底人造建筑。
1992年,世人传说中的"无底塘",在四个当地的农民的隆隆水泵声中"水落石出",展示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个石窟,便是龙游石窟。不仅建造的年代不明,这些石窟的成因和用途更是众说纷坛,成为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也被当地人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是国家AAAA级景区。
中文名
龙游石窟
外文名
the Long You Grottoes
地理位置
衢州市龙游县小南海镇石岩背村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
全年 08:00-16:30(最晚入园16:30)
景点级别
国家AAAA级景区
门票价格
85元
占地面积
0.38
所属国家
中国
建造时期
不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2年
所属城市
浙江省龙游县小南海镇
建议游玩时长
2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
夏季
惊人发现
凤凰山其实只是个丘陵,海拔69米,一直荒无人烟。20世纪50年代,山下村民为避洪水迁至山上。村民很快发现,山间有众多水潭,均深不见底,故这些水潭均被称为“无底塘”。水潭成了村民长年用水的水源;潭中有鱼,常可为村民佐餐。一次,一村民在水潭中捕得一条37斤重的鱼,此事引发了村民吴阿奶等人的兴趣,何不将潭中水抽干捕鱼!
1992年6月9日,吴阿奶等四位村民选中了水面面积仅20平方米的“洗衣潭”抽水。抽水机开始日夜作业,水在下降,一道石壁渐渐显露。然而越往下水面越往里倾斜,第四天,水面上露出一行台阶!水泵加至四台,第九天,两截巨大的鱼脊状石柱显露!17天后,水落洞出,一座气势恢宏的地下石室展他们眼前。此时谁也没有注意到,17天劳作竟连鱼腥味都未闻到——鱼一条也不见了。几个农民一鼓作气,共抽干了7个石窟(其中2个灌水回填),个个石窟紧挨着,排列工整,每个石窟均有石阶通向洞底,石窟内的石柱根据洞的大小1到4根不等,其布局符合力学原理;洞与洞之间的间隔,有些仅50厘米;令人惊异的是,这7个石窟的布局竟呈北斗七星的形状。
龙游石窟
在1号洞的石壁上,农民发现了一幅神秘的图画: 石壁上刻有马、鸟、鱼;而在另外的石洞里多处发现数米长的闪电状刻纹。在这7个石窟周边1公里范围内,类似的石窟共有24个,而沿衢江北岸还分布着更多的石窟。显然,这是一个庞大的石窟群。
然而,在7个洞内除发现一尊无头石像外,并未发现一件文物,只找到四只乌龟。
龙游石窟马上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有专家考察后评价:龙游石窟是继埃及金字塔、中国万里长城等世界八大奇迹后的“世界第九大奇迹”。国内考古界、建筑界、史学界的专家学者,纷纷到龙游县来探秘。
谜团接踵而至:石窟系何人开凿?凿于何时?有何用途?石窟为倒斗状,口小底大,如何采光?石窟并行排列,并行的石室间隔仅50厘米且互不沟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用什么方法做如此精确的测定? 24个石窟,开凿出的石料估计会有8万立方米,都运到哪里去了?洞中有鸟、马、鱼的石雕图案和闪电状刻纹,表达什么意思?石窟的数量究竟有多少个?石窟曾是石背山上的明代古刹竹林禅寺的放生池,放养了许多鱼鳖,为何将水抽干之后不见一条鱼或鳖,难道它们都土遁了不成?……然而,如此庞大的工程,史书、方志以及典籍均无任何记载,连民间传说也没有,为何保密工作做得如此之好?
一个又一个的谜团使人费解,费解的谜更吸引人去探秘,去破译。第一个到龙游石窟探秘的是杭州师范学院的周少雄副教授。他考察后认为,这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理由是,从凿洞的方式看,是逐层下剥,采用斜凿的方式把岩石和岩体剥离。石窟紧靠衢江,便于运输。从凿痕看,应是铁器所为,因此,时间可推到汉代炼钢技术出现之后。浙江省社科院历史所所长陈剩勇教授和洛阳龙门石窟研究员李文生支持了这一观点。
龙游石窟
浙江省古汉语专业委员会理事兼秘书长褚良才博士手提矿灯走进石室,他事后描述看到石室后的感受:“一种巨大的震慑感传遍全身”,他为人类祖先的伟大创举“激动得浑身发抖”。在查阅县志时,他发现明代一幅叫《翠岩春雨》的画,画中描绘了衢江边一个用来作仓库的人工石洞,综合考察和这一发现,他提出了“地下仓库说”。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中国建筑学会会长杨鸿勋专程考察石窟后却认为,自己从事建筑考古学学科建设工作近30年,对龙游石窟的考证是最富挑战性的工作。从石窟的凿痕看,他认为工具应当是青铜器,那么时间可以大致定在春秋时期。在当时的吴越之战中,越国战败,传说越王勾践为了复仇,藏匿深山打造兵器,训练士兵,而在何山秘密训练,这是个历史之谜。“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借姑蔑之地练兵也是在情理中的。据此推断,石窟本用于藏兵练兵。于是就有了“藏兵说”。
敦煌研究院石窟研究所原所长施亭萍教授提出了“地下宫寝说”。之后,又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如“道家福地说”、“伏龙治水说”、“巨石文化说”……有人甚至提出石窟是外星人所为,于是又有了“外星文明说”。
毫无疑问,不管哪一种学说,在科学的论据得到之前都只能是假说。
千古之谜,解好?不解好?
有一种观点,认为谜是一种资源,保持千年之谜,等于保住了龙游旅游的巨大魅力,谜若解开了,魅力也就消失了。因此,石窟之谜还是不解为好。这种观点很能吸引部分人。
“保持谜面,形成谜团,定位旅游,科学建设”,这是龙游县针对石窟的开发和保护提出的方针。这一方针是否与“谜是旅游资源”的观点有关尚不得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确实是因为这个谜,使得龙游县的旅游业兴盛起来了。永远保持石窟之谜,使石窟永远成为旅游胜地,显然对发展当地经济有利。
然而大部分专家不同意这一观点。据说,农民在早期开发石窟时,并没有将洞底的淤泥全部清除,他们曾通过打桩得知,洞底的淤泥有5到8米厚。专家们认为,只有清淤才能知道洞内是否有遗存的文物。为何从石窟发现,一直未对石室进行发掘?这是否与不想解开这个谜有关?问及此,有的专家解释说,靠一个县的力量,无论在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上都不足以完成发掘任务,发掘石窟的任务必须由国家承担。 12月8日下午,研讨会的议程是新闻发布会, 杨鸿勋、郑孝燮、谢凝高、周楚平等专家学者在发布会上纷纷陈述自己的观点,研讨会成了专家论坛。
郑孝燮说,龙游石窟是我国建筑文化的重大发现,这个石窟是大窟、深窟、空窟、群窟,这与敦煌、大同石窟均不同,粗犷、雄伟、惊人。这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文化,是了不起的工程,必须高品位地保护好。
杨鸿勋称“这样的石窟在中国建筑史上是第一次发现”,谜必须解开,如果不解开,外国人就会认为中国人无能,就这么几个洞也搞不清楚。石窟是建筑考古学的研究对象,要抓紧破解。
董楚平不同意“采石说”。他认为,谜是旅游资源,像埃及的金字塔,谜搞清楚了,价值就更大了。 敦煌为世人所知才100年,藏经洞的发现引起过轰动,谜解开了,全世界的人都去了。《越绝书》中记载:“越国有石室”,会否就是指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是20世纪末的惊人发现,是个千古之谜。看来要解开这个谜,只有等到21世纪了。
旅游贴士
美食推荐
龙游发糕:传明代民间有发糕,因风味独特,制作精美,又音谐“福高”,象征吉利,遂成节日佳品。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蒸制发糕,用作点心,或馈赠亲友,成特有风情。花色品种多样,旧时多红糖糕、青糕,现时蒸制白糖糕、桂花糕、核桃糕、红枣糕、大栗糕。西乡詹家、团石一带喜做敷有冬笋肉丝咸味焙糕。发糕加工精细,选用上白糯米搭配粳釉米,浸数十天后,用水漂清米泔味,磨成细粉或米浆沥干。按比例加猪油、白糖、酒酵调成糊状,置垫。
龙游石窟
订票须知
门票类型 |
门市价 |
苏州各大旅行社网店报名 |
成人票 |
65 |
50 |
景区地址:衢州市龙游县小南海镇
1.开放时间:8:00—16:30。
2.特殊人群:
A.免费政策: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
B.优惠政策:身高1.2米—1.5米之间半价,70岁以上持老年证6折,军官证半价,其他优惠以景区公布为准。
交通介绍
游客可以乘快客到达龙游汽车站,再转中巴车直达龙游石窟、龙游民居苑,中巴每10分钟一趟,票价2元。自驾车可以经过杭金衢高速公路、320国道、46省道到景区。龙游火车站可乘9路车直达龙游石窟,每隔20分钟一班,需时30分钟,票价2元。。
A11沪杭高速至杭州绕城东,沿绕城东至杭金衢高速公路,至杭金衢高速公路龙游出口(21号)下转320国道,收费口出来向左转,2.6公里后即可到达景区。全程384公里,行车约5.5小时杭新景高速路龙游出口下,6公里到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距杭州180公里,距金华60公里,距衢州30公里,距千岛湖1小时车程,铁路、公路、水运交通发达。每天早上7:00到下午4:00龙游火车站乘1路或9路公交车可直达龙游石窟,每隔20分钟一班,需时30分钟,票价1或2元。
参考资料
1.地球上神秘莫测的10大奇迹存在·腾讯网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龙游石窟(中国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