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中原城市群南缘的中心城市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南缘的中心城市。禹州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因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此而得名,素有“夏都”“钧都”“药都”的美誉,历史文化厚重,自然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市内现存地面历史文化遗存2420处,其中国家文物保护单位7处(钧台钧窑遗址、瓦店遗址、扒村窑址、神垕钧窑址、后汉皇陵、明周王墓和元代关王庙大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禹州药会和钧瓷烧制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拥有旅游资源单体506个(其中自然资源150个,人文旅游资源356个),囊括了国家标准规定的旅游资源各大主类,旅游资源类型全、数量多、分布广、品位高,部分资源具有独特性。
中文名
禹州市
外文名
Yuzhou city
所属地区
中国,河南省
地理位置
东经113°03′—113°39′与北纬33°59′—34°24′
面积
1461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
神垕、顺店、方山
著名景点
神垕古镇,钧官窑址博物馆,大鸿寨,森林植物园,白沙湖,逍遥观
机场
新郑国际机场(39公里)
别称
钧州
建立时间
1988年
人口
121万人(2008年)
GDP
300亿(2009年)
友好城市
大韩民国庆尚南道山清郡
主要街道
滨河大道、禹王大道、钧州大街、颍河大街、迎宾路、颍北大道、华夏大道、颍川大路、轩辕大路、建设路、画圣路、夏都路
地标建筑
禹州大禹像
地域名人
吴道子、晁错、吕不韦、徐庶、郭嘉、司马徽、褚遂良、马文升、张春贤
地方特产
钧瓷,中药材、禹州粉条
知名产业
能源、机械制造、建材、档发、中医药、工艺品
知名企业
平禹煤电、龙岗发电、永锦能源、新龙矿业、中锦水泥、孔家钧窑、银梅饮料、药王制药、中陶卫浴
**区码
0374
邮编区码
461670
简介
城市标志大禹像
禹州市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颍河自西至东横贯全境。东邻国家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港澳高速(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京港高铁。郑尧高速、永登高速交汇于此,禹登铁路、禹亳铁路、平禹铁路贯穿全境。距省会郑州70公里、郑州新郑国际机场39公里。禹州历史悠久,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
在2013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第25位,2013年度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测前100个城市第55位,2013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河南省第一位。2012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第63位。2012年,禹州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8.7亿元,较上年增长1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3亿元,增长17.1%,位列全省第三位。
禹州市为河南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原始社会末期,它是夏部族活动的中心区域,又是中国从原始社会走向奴隶制社会,形成国家概念的第一座首都。作为夏朝都城夏邑和春秋战国时期韩国的都城阳翟,并作为颍川郡治所,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遗存。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境内各类古建筑群26处,官宦墓葬300余处,帝王陵墓7处,大型寺庙宫观8座,小型古迹景点763处,其中大禹遗迹、夏文化遗址,全国保存最完整的药商会馆–怀帮会馆、秦相吕不韦故里、南北朝时期后晋褚太后故里、画圣吴道子故里、钧台钧官窑遗址、后汉皇帝刘知远墓等在全国均属独一无二。黄帝遗迹、逍遥观、东岭关、周定王陵、妃子墓等也是屈指可数的文化遗迹。同时拥有河南最早的两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河南省文明城市
河南省园林城市
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
中国中原瓷都
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
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
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
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
全国首批建设创新型国家百强县市
第二届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资城市之一
首批国家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城市
华夏之源:禹州地处中原腹地,伏牛山脉东麓,万里母亲河黄河南侧,山水相依,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华夏民族之根,华夏之都。禹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洪荒初开,人类祖先便在这里繁衍生息。早在新、旧石器时代,就闪耀着华夏文明之光,为华夏文明的中心。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这里就是黄帝部落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后来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居住在今禹州市西北部和北部山区的具茨山。
历史沿革
夏商周舜时期,禹在此受封为夏伯。禹的儿子启又于此创建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并大飨诸侯于钧台,举行开国典礼。《水经注》载:“河南阳翟县有夏亭城,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竹书纪年》载:“夏禹之子夏启,即位夏邑,大享诸侯于钧台,诸侯从之”。帝相失国后,少康中兴,也由夏众灭浞,奉少康归于夏邑,诸侯始闻之,立为天子,而都于此。故在史籍中,早期多称禹州为夏邑。
商朝置历国。西周以此地为历邑。禹州在春秋时,为郑国别都栎邑。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北方翟人(亦称狄人)入据栎地,因其地在嵩山之阳,改称阳翟(音狄)。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韩景侯虔将韩国国都自平阳迁至阳翟。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韩灭掉郑,遂迁都郑(今新郑市)。五年之后,在周烈王六年(公元前370年),韩懿侯将国都复迁阳翟。
先秦两汉
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使内史腾灭韩,虏韩王安,以其地置颍川郡,郡治首府设在阳翟。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项梁立韩公子成为韩王,仍置都于阳翟。禹州市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立故韩王信为韩王,置都阳翟。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徙韩王信于太原,复以韩国之地为颍川郡,郡治首府设在阳翟,领县二十(阳翟、昆阳、颍阳、定陵、长社、新汲、襄城、郾城、郏县、舞阳、颍阳、高、许、鄢陵、临颍、父城、成安、周承休、阳城、纶城)。
新莽时期,王莽复古改制,在天凤年间(公元9——14年),将颍川改为左队郡。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改左队郡为颍川郡,治所仍置阳翟,领县十八。
西晋隋唐
西晋时期属司州部河南郡。东晋十六国时,阳翟曾先后属东晋(改阳翟县为阳翟郡)、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等政权。南北朝初,阳翟属南朝宋,归豫州,颍川郡寄治睢阳,领阳翟。北魏孝昌二年(526年),阳翟分为阳翟、阳城两郡。东魏兴和元年(539年),原阳翟县划为阳翟、黄台(今郭连镇黄台村)两县,均属阳翟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阳翟郡,以阳翟属襄城郡,隶汝州。大业元年(605年)黄台县并入阳翟县,隶属豫州部襄城郡管辖。唐武德三年(620年),析阳城、嵩阳、阳翟各一部,置康城县。贞观三年(629年),废康城县,并入阳翟县。北宋时阳翟县属京西北路颍昌府。
靖康元年(1126年)后,阳翟县归金管辖。
金元明清
在金代伪齐刘豫统治时期,在阳翟县设颍川郡。
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改军为州,称颍顺州。阳翟县仍为其附郭。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因州有古“钧台”遗迹,改颍顺州为钧州。辖阳翟、新郑二县和一个郭店镇。
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钧州改领阳翟、新郑、密县3县。明洪武初年,撤销阳翟县制并入钧州州治(沿用1700余年的阳翟县名,至此告终),仍辖密县、新郑二县。
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年),为避神宗朱翊钧名讳,改钧州为禹州。闯王李自成曾一度将禹州改为均平府。
清初沿袭明制,清初仍改为禹州,属开封府,至雍正二年(1724)升禹州为直隶州,十二年降为散州,乾隆六年(1741)复隶属开封府。
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元年1913年3月1日,废府存县改禹州为禹县,隶豫东道。1914年6月2日,改隶开封道。1932年9月27日,改属河南第一行政督察区。1946年河南又划成12个区,禹县属第一区。
另,民国十七年(1928年)析登封县(今登封市)、禹县(今河南省禹州市)置民治县,治白沙(今禹州市花石镇白沙)。取资产阶级“民享、民有、民治”的主张中“民治”一词命名。1931年撤销,其地复归登封县、禹县。
1945年以后,共产党曾分别在禹县、郏县交界设禹郏县;在城北扒村一带设禹北县;在禹县、密县和新郑交界设密禹新中心县;1948年在许昌、禹县交界设许西县。存在时间较短,多未形成真正的建置和辖区。
新中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仍设禹县,先后隶属河南省许昌专署和许昌市。
1988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禹县设立禹州市,为省直辖县级市,计划单列。截至2013年仍由许昌市代管。
区域地理
地理位置
禹州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脉与豫东平原过渡带,在东经113°03′-113°39′和北纬33°59′-34°24′之间。总面积1461平方公里。东接许昌、长葛,北靠新郑、新密,西北邻登封,西及南部连汝州、郏县、襄县。郑(州)—尧(山)高速公路与永(城)—登(封)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郑(州)—南(阳)公路和许(昌)—洛(阳)公路、彭(店)—花(石)公路贯穿全境,并通过公路与京深铁路、陇海铁路相接,沿郑南公路北上80公里,郑(州)—尧(山)高速公路北上64公里到省会郑州,沿永(城)—登(封)高速公路东去35公里到许昌市,距新郑国际机场60公里,以上公路与县、乡公路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2]
农业信息
禹州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以横贯西北、东南的颍河为界,构成北(具茨)、南(箕山)两大山系,环抱颍川平原,气候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型,温暖湿润,雨水充沛,自古适宜人类繁衍生息。四季变化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无霜期长。土壤以典型褐土的立黄土、红黄土为主,共分12类别;土地种类则分富水黄潮土河滩地、富水潮褐土阶地等25种。总耕地面积136.5万亩中:宜农好地约占40%,土地集约化程度高,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耕作为两熟制;宜农较好地占35%,以种植烟叶、红薯为主;宜农较差地占25%,主要种植小麦、红薯或谷子等旱作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矿产资源
禹州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煤、铝矾土、铁、陶瓷土、石灰石、硫磺等。
煤
据2000年勘察结果,禹州市境内煤田总储量为96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8.2%。禹境四周均有煤田分布,具体可分为7个区域:(1)梁北区;(2)三峰山—大刘山区;(3)弥陀寺区;(4)方山-白沙区;(5)张堂区;(6)扒村—玩花台区;(7)褚河—许昌灵井区。可供建井的井田15处,已利用(生产井和在建井)13处。禹州煤系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群、二叠系山西组及上、下石盒子组。煤系总厚720米,自上而下共分9个煤组,一般含煤27层,最多达89层,煤层总厚度15米左右。
铝矾土
铝矾叠土在禹州市境内分布较广,蕴藏量约2亿吨,已查明有7000万吨,为禹境主要矿产之一。主要分布于方山、苌庄、磨街、鸿畅、浅井、文殊、鸠山、神垕等地,有3个中型矿床和7个小型矿点,其他山区也有少量分布。禹境产的铝矾土品位高、质量好、易开采。
铁矿
赤铁矿
从矿种分布地区和含量上看,山西式赤铁矿主要分布在方山、玩花台、扒村、朱屯、北沟至清岗涧一带。登封式假象赤铁矿主要分布在圪垃垛山、乱石山、马鞍驮山、红石峪、牛山、兰花山等地。层岭式赤铁矿主要分布在五旗山、方山、大涧、祖师庙、大小楼山等地。
钛磁铁矿
主要分布在扒村、摘星楼山、鹁鸽崖山一带。
烧铁矿
主要分布在圪垃垛山、马鞍驮山一带。
陶瓷土
主要分布于神垕、浅井、扒村、方山、文殊、磨街、鸿畅一带。因境内陶瓷土储量丰实,形成了神垕、城区、扒村、方山四大陶瓷生产基地。
石灰岩
石灰岩遍布禹境大部山岭、可作刻碑等石料,也可烧制成石灰、水泥。其开采加工多集中在禹州城北部的无梁、浅井一带。诸侯山、老龙山为最。
料石矿
砚石
矿床在浅井镇扒村北的大礴山。
花石
俗称“五彩石”、“娘娘石”、“面疙瘩石”。分布在浅井乡的艾鹤坪山北,光滑如玉,水浸后五彩缤纷,大如鸽卵,小如珍珠。
耐火石
主要分布在苌庄、浅井、花石一带。
其他矿藏硫磺矿、磷矿、铜矿等。
民族宗教
2011年年末禹州市总人口125.96万人,常住人口112.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23万人,占总人口的35.68%,乡村人口75.52万人,占总人口的64.3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10人。禹州禹州市人民政府境内除汉族外,有回、维、白、满、蒙等20多个少数民族两万余人,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和道教等宗教活动场所75处。
境内有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五种宗教,信教群众七万余人,占禹境人口的6%以上,经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76处,宗教活动涉及各个乡、镇、办和大部分行政村。有市(县)级爱国宗教社团5个(其中天主教、佛教、道教为筹备组织)。
行政区划
编辑禹州市现辖26个乡(镇、办),其中4个街道办事处,17个镇,5个乡(含1个回族乡),另有禹州市城市新区管委会和被列为河南省重点产业集聚区的禹州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分别为:
4个街道:颍川街道办事处、韩城街道办事处、钧台街道办事处、夏都街道办事处
17个镇:神垕镇、方山镇、顺店镇、无梁镇、鸿畅镇、梁北镇、古城镇、火龙镇、文殊镇、鸠山镇、褚河镇、郭连镇、范坡镇、朱阁镇、浅井镇、花石镇、方岗镇
5个乡:苌庄乡、张得乡、小吕乡、磨街乡、山货回族乡
2个管委会:禹州市城市新区管委会、禹州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文化艺术
华夏古都
禹州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遗迹上古时期,禹州属于应龙氏部落领地。发祥于黄帝,昌明于大禹,传承于夏启。与中华5000年文明史同步。是“中国大禹文化之乡”。
禹州境内北部的具茨山脉(无梁镇)、西部的大鸿寨山脉,是以黄帝为首的有熊氏部落以及与黄帝有亲缘关系的方嫘氏部落、大鸿氏部落、风后氏部落的重要活动区域。黄帝的姻亲——方嫘氏部落领地,在禹州西部方山(今方山镇)。重要军事力量——大鸿部落,在城西大鸿寨山区(今鸠山大鸿寨风景区)。协助黄帝战蚩尤的重要军事首领——风后氏部落,在城北无梁一带(今无梁镇)。禹州市城区有“迎风阁”,以迎风阁为中心,南北东西辐射四条街,分别叫迎上街,迎下街,迎东街,迎西街。建“迎风阁”的本意,一说是因为风后辅佐黄帝有功,封其食邑于此,特建阁以纪念;一说是“迎送风后”之意。
距城12公里的古城寺,古为氏城,雍梁城,本是轩辕黄帝命雍父做杵、臼之处,后来成为雍父的封地。
史家言:尧舜传贤,禹传子。从此以后,禹州成为中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的国都。
夏邑(禹州)作为大禹的封国,大禹治水的基地,留下很多关于大禹活动的遗迹。据史籍记载:禹安民治室,居靡山伐木为邑。这便是大禹即位后建造的宫室。靡山今称梅山岗,位于范坡乡境内。禹之子启继位后,在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史称夏朝,因此禹州素有“华夏第一都”之誉。至今留存有夏禹和启召集群臣的古钧台,治水遗迹禹王锁鲛井,禹母石,等历史遗迹。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禹州瓦店遗址作为夏代的都城级王城遗址、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重要发现之一,为禹州是夏朝都城提供了直接的历史证据。
尧舜时期,禹州称夏,是夏部族聚居与活动的中心。大禹为夏部族首领,是黄帝的玄孙。禹总结了他父亲治水的经验教训,改用开挖疏导为主,居外十三年,终于使洪水东注,治水成功,被封于夏(今禹州市),史称“夏禹国”。禹被称为“夏伯”,即分封方国国君。癸西四十八载(约公元前2208年),舜崩于苍梧(今云南省宁远),天下诸侯不服舜之子而拥戴禹。于是,禹在夏邑(今禹州市)即天子位,并用自己的封号“夏”为天下之号,称“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中原地区诸夏民族为主体,容纳吸收周边夷夏各部族共同创立的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它“咸有九州”,“协和万邦”,是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的第一朝代,被称为“华夏第一国”。大禹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帝王,后人称之为伯禹、夏禹、神禹。禹州就是因为大禹初封于此,故称“大禹之州”。后因夏王朝创立并建都于此,又称“夏都”或“华夏第一都。”
禹在夏都(今禹州市)执政八年,号令全国实行统一的夏时制,俗称“夏历”,也叫“农历”。并且定车制,立贡法,建学校,作夏乐,提倡养老,令行薄葬,实行“五音听治”。加上其它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将一个新生的夏朝治理得井井有条,殷盛富庶,“公家有三十年之积,私家有九载之贮”。中国大禹文化之乡约公元前2198年,禹百岁,巡狩江南,死于会稽,就地埋葬。其子夏启“大飨诸侯于钧台”,四方诸侯都拥护夏启继禹之位,是所谓“父传子,家天下”的开始。启在位十年,传给其子太康,太康在位二十九年(有记四年),传给其弟仲康。仲康名义上在位十三年,传统给其子相。相在位二十八年,被寒浞逼杀。夏朝从此中断四十年。直到相的遗腹子少康长大后,居于纶邑(今禹州西北16公里康城),招集夏遗民,联络夏旧臣,经过十年准备,终于在不惑之年消灭了寒浞势力,“整威仪东南行,求阳翟(今禹州)夏王之故都”,“坐钧台而朝诸侯”恢复夏朝基业,史称“少康中兴”。此后,夏朝又传十一主,至夏桀,共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累计维系了四百七十一年。
夏启会诸侯于城北诸侯山(无梁镇北),大飨诸侯于钧台(梁北镇杜岗寺村)。从大禹时代起便出现了较完整的行政区划和赋税条律。禹州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活动中心。国家的框架已基本形成。
夏朝第三帝名相,被大臣寒浞逼杀,致使夏统治中断40年。少康中兴,改都纶邑(今禹州顺店镇康城村)。最后一帝桀,将商部落首领汤囚禁于钧台(在梁北镇杜岗寺村)。据“中国监狱史”记载:中国第一座监狱即钧台。商灭夏后,禹州作为首都的地位开始变迁。
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韩景侯将韩国国都自平阳迁至阳翟。公元前375年,韩国攻灭郑国,遂将国都迁郑。仅五年,即公元前370年,韩懿侯便将国都城重又迁回阳翟。此后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等二千余年,禹州称阳翟不变。所以,许多文献史籍在记述历史事件及地地域时,*惯将上古时期尚无阳翟名称的夏、夏邑、历地、栎邑等统称为“阳翟”。
钧瓷之都
宋代有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钧瓷色彩缤纷,窑变美妙,位居诸窑之冠。《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曰:“官汝哥定,器皆单色,而钧窑则众色参互,五彩缤纷”。其始质细腻,坚固敦实;扣之有声,声音清脆动听,犹如金属;釉色莹润,艳丽绝伦。有的窑变成自然美景,宛如仙山玉阁,月夜辰星;有的如彩虹闪现,焰火怒放。更为神奇的是钧瓷釉色中还常常出现珍珠点、冰片纹和蚯蚓走泥纹等,为钧瓷锦上添花。到2012年在全国大中城市都有钧瓷专卖店,在禹州销售企业主要集中在钧官窑路和神垕镇。每年一度的禹州中国钧瓷文化节都会评出当年的珍品与精品,在2005年钧瓷文化节上,评出了孔家钧窑、荣昌钧窑、禹州市钧瓷研究所等7家中国钧瓷名窑。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而禹州则是中国瓷器的重要发祥地,是著名的“中国陶瓷文化之乡”。其陶艺制作已有1700多年历史,而钧瓷又以其贵、神、奇、妙四大特点堪称瓷中极品,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
瓷器钧瓷,以其色彩艳丽、艺术风格独特闻名中外,久享盛誉。在国外,钧瓷被称为“中国宝瓷”,是难得的艺术珍品。钧瓷不但在色彩上鹤立它瓷之上,在造型和施釉方面也独辟蹊径,自成体系。钧瓷的名贵在于其独特的窑变釉色,其釉色是自然形成,非人工描绘,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即“钧瓷无双”,且釉透,釉活,胎质精纯,坚实细腻。叩之声圆润悦耳,清脆动听;观之形端庄优美,古朴典雅,它的釉变色五彩缤纷,璀璨夺目,浑然天成,构成一幅幅神奇的图画,如寒鸦归林,夕阳残照,高山云雾,峡谷飞瀑,伯牙抚琴等等。这些釉变画,千变万化,意味无穷,具有千古耐看的魅力,名人曾用“出窑一幅元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峡谷飞瀑菟丝缕,窑变奇景天外天”等来形容钧瓷窑变之妙,民间有“钧与玉比,钧比玉美,似玉非玉胜似玉”、“黄金有价钧无价”,国外更有“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
钧瓷的烧制是一种复杂的高难技术,还原程度很难控制;加上过去由于使用的是松木窑,窑温难以达到均衡,从而影响到钧瓷釉彩的成色,在烧制过程中有70%的产品会报废掉,而其中的上品则更为罕见,再加上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钧瓷,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的尊贵名声,唐玄宗曾立令“钧不随葬”;宋徽宗时又成为御用珍品,诰封“神钧宝瓷”,每年钦定生产36件,禁止民间收藏,所以禹州墓葬出土的钧瓷文物也甚为稀少。当前世界著名的博物馆虽有收藏,为数也寥寥无几。
钧瓷还经常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和各国元首,世界各地收藏大家也将其作为珍品竞相收藏。特别是祥瑞瓶、乾坤瓶、华夏瓶,在2003年、2004年,200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分别被指定为唯一国礼赠送给各国政要;2006、2007年钧瓷又作为唯一国礼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赠送给领导人;2008年钧瓷先后被作为中日友好纪念国礼赠送给日本政要、钧瓷作品“四海升平”被联合国总部永久收藏。钧瓷盛名更是蜚声海内外。2003年,禹州市神垕镇等地被国家批准为钧瓷原产地,受到保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陶瓷窑遗址类禹州独占一半,其中禹州钧官窑遗址博物馆在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同时也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进入国家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禹州钧瓷烧制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2年起,禹州市每年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陶瓷工艺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中国钧瓷文化节活动,以弘扬和提升禹州钧瓷这一中华瑰宝的深厚魅力。2008年禹州又因钧瓷文化而被列入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禹州市神垕镇的古街、古树、古民居,古玩、古瓷、古钧窑,为神垕古镇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古朴斑驳的十里老街,刻满岁月痕迹的幽深古民居,上千个高耸的烟囱,必将带你进入神垕的一世繁荣和千年的回忆。琳琅满目的古玩市场将带给你刺激和意想不到的惊喜。“神垕古镇”之名历史上曾被四次皇封。因至今仍盛产各种陶瓷,神垕古镇”被誉为全国唯一“活着的古镇”,先后成为国家小城镇建设重点镇、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首批国家特色旅游文化名镇。
中华药都
禹州药都
全国中医药材之都禹州市中药材种植有悠久的历史,明朝洪武年间已成为全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其中药材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金银花等地产名药,名列李时珍《本草纲目》和现行中华药典,被列为国家保护品种。而中华药城的地位也使得禹州成为全国道地药材的销售中心。走进药材市场,可以随处看到零售、批发药材的各色小店铺,每户店面所陈列的药品都有百种以上。琳琅满目的药材充斥着人们的视觉神经,弥散在空气中的中药味道,使人置身于药材的世界,领略药材的清雅与厚重。禹州的中药材销售主要集中在药城路东侧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中华药城)内。
禹州地理气候优越,盛产动、植、矿物药材1084种,蕴藏量达到12万吨。唐朝药王孙思邈曾长期游居禹州,行医采药、著书立说,孙思邈去世后,禹州人民在西关购地建“药王阁”永久纪念。故有“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之说。禹州的中药文化自此开始繁荣。宋仁宗年间,阳翟古城寺以东盛产白芷、南星、菊花、薏米等药材,时任河南主薄的著名诗人梅尧臣游览禹州,正值春和景明,翅花盛开之际,不禁诗兴大发,遂作诗一首:“云外阳翟山,实与嵩少接,山中采药人,能自辨苗叶,当须刨其根,以道素所惬”。
元世祖至元一年(1264年),禹州已成为药材汇集之区,填满街市,犹如粪土,故农家深山大壑采药者往来不绝。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曾诏令全国药商来禹集结,每年春、秋、冬三个会期。“内而全国22省、外越西洋、南洋、东极高丽、北际库伦,皆每车节转而至,真可谓无街不药行,处处闻药香”。长期的药材交易,逐渐产生了以经营类别或区域性质划分的药行帮、药棚帮、甘草帮、党参帮、江西帮、山西帮、陕西帮、祁州帮、商城帮、亳州帮、金陵帮等18个帮会组织,继而形成禹州独特的中药文化。商帮建设了各自的会馆,其中规模最大的为怀帮会馆,也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药商会馆。成为中国禹州药会历史上的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被称为“中华药城”。
明代周定王朱橚到禹州考察采集标本,于1406年撰写的《救荒本草》共列可救荒植物414种。著有《普济方》168卷,收载医方61709个,为历代医方之最,在剧毒药材处理上,采取吸附分离技术等都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清代禹州的“保光清凉散”、“九天阿胶”相继问世,行销全国,颇享盛誉。继之开业的名店药堂赵隆太,加工炮制的“九蒸九制大熟地”于宣统三年在德国柏林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参展。
禹州的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明嘉靖年间,已种植名贵地道药材45种,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已列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解放后,中药材生产有较大发展,1969年全市出现200多个药材种植村。1985年3月中药材交流大会重新恢复,推动了中药材种植业发展。而禹州中药材炮制工艺、禹州药交会也因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禹州中药加工炮制开始于明朝,清朝趋于规范。饮片加工及炮制因药制宜,技艺独特,制作精细,在国内久享盛誉,有“药进禹州倍生香”之说。在加工、炮制过程中,其“浸、泡、煅、煨、炒、炙、蒸、煮”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有的饮片加工后,细如丝、吹能飞,片片均匀,厚薄适宜。在炮制方法上以精益求精而久负盛名。
进入新时期以来,禹州中药材产业发展更加迅速。成为全国17家标准化、规范化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也是河南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年交易额居全国第三位。在中药材贸易中的影响力愈加增强,被批准为“全国中药饮片配送中心”。同时标准化的中药材生产规模也进一步扩大,通过国家GAP认证的药材基地数量逐年增加。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豫西丹参4种道地药材取得国家原产地域地理标志保护,在全国名列前茅。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唯一的中药材加工示范基地。“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两年一度的中国·禹州药王孙思邈国际医药文化节暨中医药交易大会不仅为禹州带来了交易收入,而且又把禹州与全国联系得更加紧密。
姓氏发源
上古时期禹州就是华夏文明发祥地,而后来在历史上禹州有颍川之名,颍川郡为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州)。长期为中国除都城以外最大的郡。也因其历史而成为中国众多姓氏的发源地和兴旺之地。
■方姓
禹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一九九七年,经过有关姓氏专家的考察论证,确定河南禹州方山镇的方山为方姓鼻祖方雷公的封地,海内外方氏的发源地。
■陈姓
———公元前672年妫满的第12代孙陈完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后来他的10世孙田和建立了田氏齐国。战国末年,齐被秦灭。齐王的长子升次子桓先后改姓王氏,三子田轸逃至颍川(今河南禹州一带),恢复陈姓。从此陈氏一门在中原瓜瓞连绵,生生不息,发展成为名门望族。
■雷姓
———雷姓源出自方雷氏,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方雷之后,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相传方雷氏是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因战功被黄帝封于方山(在河南省中北部一带,今河南省禹州市方山),建立诸侯国。其子孙以国名为氏,为复姓方雷氏,后又分为两支,一支姓方氏,一支姓雷氏。
■邝姓
———邝姓源出自方姓,为南宗方谆之后,御赐改为邝氏。而方姓在记载中源出今河南禹州方山镇。
■赖氏
———他们的古老源流,在《姓氏考略》一书上记载得清清楚楚:“《风俗通》曰,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望出颍川、南康、河南。”春秋时代赖国所在的位置,大致不离当今河南省境内,因此正如《姓氏考略》一书所说,最早的赖姓家族,是出现于河南的颍川一带。换言之,赖氏长久以来虽然是称盛于南方各地,但他们的祖先,却统统都是来自中原地区的河南。追本溯源,全都是最足以自傲的炎黄子孙。
■韩氏
———以“颍川”为堂号,虽迁居异乡,仍以是颍川人为荣。
■陆姓
———陆姓的郡望主要有颍川郡,秦王政十七年(公元230年)置郡,治所在阳翟(今禹州)。相当于今河南登封,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以北县地。这支陆氏是吴郡陆氏的分支,开基始祖为东汉颍川太守陆闳。
■钟姓
———钟源居颍川,在现今的河南省境内。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楚国有钟仪,钟建,钟子期,与伯牙为友,项羽的部将有钟离昧,钟离昧子接,单姓钟氏,居于颍川。钟离复姓望族居会稽(今江苏省南部及浙江省西部一带)、颍川(今河南省禹州一带地区)。同为“颍川堂”。广东兴宁的资料的客家人中颍川堂的人是最多的。
■郭氏
———因为“裔孙从颍川”,郭氏之后代离开祖籍地阳曲而迁往颍川。虢叔为郭氏始祖,序是虢叔的裔孙,序做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是经周王朝正式承认的,从序开始号为郭分,成为虢转为郭的第一代人。颍川,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河南颍川郭氏是后汉大司农郭全的后裔,是山西阳曲郭氏的分支。
■赖氏
———颍川郡的此支赖氏,其开基始祖为叔颖。
■庾姓
———在两汉时代形成了颍川(今河南禹州)和新野两大郡望,而颍川庾姓最繁盛是当今庚姓中最大支派。
■乌姓
———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少昊氏以乌命官,有乌鸟氏,他的后人去鸟字姓乌,称乌氏。望族出于颍川、汝南、鄱阳。
■繁姓
———望居颍川郡(今河南省禹州市一带)。历史名人繁钦为汉末文学家。字休伯,颍川(今河南省禹州)人。
地方特产
禹州粉条
禹州粉条:禹州红薯种植面积大,农民有加工红薯粉条的传统。红薯粉条,又称红薯粉丝、粉皮、活折,是禹州传统的名特产品,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禹州粉条色泽黄亮,身干条细,均匀片薄,韧性好,拉力足,食之柔软爽口深受人们喜爱。纯红薯粉条采用优质鲜红薯淀粉,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纯红薯粉条不含任何人工色素,属绿色天然食品,柔软可口,营养丰富,久煮不化,宜烹饪、耐保存,素有“人造鱼翅”之美称。食用前开水浸泡5-10分钟,可冷拌、焖炖、热炒、涮火锅。一菜多吃,色香味美,老少皆宜。
禹州十三碗:禹州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禹州十三碗”饮食文化。相传大明皇帝嘉靖曾巡视禹州,为体察民俗民风,召乡下名厨为其操办地方特色菜肴,乡厨急中生智,将民间操办喜事的地方特色菜“十三碗”精心调制,献于圣上,嘉靖皇帝品后大为赞赏,赐名水席。
“十三碗”充分体现了华夏饮食文化朴实无华的一面。“十三碗”看似简单,实则选料考究,做工精良,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正所谓“乡情乡意浓,粗茶淡饭香”。十三碗美食已有数百年历史,具有深厚的乡土文化底蕴,折射出乡村亲朋邻里间浓郁质朴的亲情和独特的礼仪。
焖子:焖子是禹州常见的一款风味小吃。制作“焖子”,是把当地特产的禹州粉条和红薯粉芡、蛋清、水加以葱花、姜末、料酒、小磨香油、精盐等调味料调和均匀,堆成圆盘状放入蒸笼,大火焖蒸而成,因此而得名“焖子”。禹州焖子的食法多种多样,可与多种食材搭配。常见的是香煎、焖炒和烩菜。
禹州奇石:禹州市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和南部,属伏牛山脉,境内共有大小山峰913座,以颍河为界,构成北(具茨山)、南(箕山)两大山系。禹州属中期准地台嵩箕台隆和华北凹陷两个二极构单元,沉积地层有太古界、下元古界、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及第三系第四层,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奇石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颍河石以白沙水库为起点,分布在花石、顺店、火龙、朱阁、褚河、范坡等乡镇。颍河石硬度高,意境美,常有奇妙之作现身。
杰出名人
揽不尽古都风采,听不完名人轶事,禹州人杰地灵,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孕育出了杂家吕不韦、先秦法家韩非子、西汉改革家晁错、三国名士徐庶、司马徽、谋士郭嘉、唐代画圣吴道子、行书鼻祖刘德升、补缀《史记》的褚少孙、《笑林》祖师邯郸淳、独步书坛的褚遂良、明代五朝元老马文升、游侠原涉,屯田制创始人枣祗等一批志士仁人,声振华夏,遗址犹存,流传下来许多佳话趣事,令人流连忘返。
历史名人
吕不韦,吕不韦(祖籍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后来在秦国的政治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召集门客遍汇《吕氏春秋》,成为杂家的代表。
晁错,颍川(今河南禹州)人。年轻时学法家学说,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有辩才,号称“智囊”。汉景帝时为内史,后升迁御史大夫。曾多次上书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诸侯封地、重农贵粟。吴、楚等七国叛乱时,他被景帝错杀。晁错的经济思想,散见于《汉书》的《食货志》、《爰盎晁错传》等篇。
徐庶,字元直。东汉末年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汉末颍川一代名士。归曹后,在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对于徐庶,因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对其有精彩的描写,中国人对他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书中许多情节虽与正史有所出入,但他至孝侍母,力荐诸葛,史籍却有详细的记载。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三国志·襄阳记),其中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庞统十八岁时曾会见过司马徽,刘备会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曾向其推荐诸葛亮和庞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从“司马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不住”的内容来看,司马徽在三国演义中是属于闲云野鹤,与世无争之类型的人物,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且琴艺甚高,与庞统私交甚笃,并称呼庞统为弟。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手下著名军事家、谋士。世人称他为“鬼才”。郭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曹操说:“难奉孝为能知孤意”(《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吴道子,中国唐代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河南阳翟(今河南省禹州)人,大约生于唐高宗朝(约685年左右),卒于唐肃宗朝(约758年左右)。漫游洛阳时,唐玄宗闻其名,任以内教博士官,并官至宁王府友,改名道玄,在宫廷作画。吴道子的出现,是中国人物画史上的光辉一页。亦尊吴道子为“百代画圣”。在历代从事油漆彩绘与塑作专业的工匠行会中均奉吴道子为祖师。由此可见,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是他的代表作,遗存的是宋人李公麟的临摹本。吴道子主要从事宗教壁画的创作,他创作的作品题材广泛,数量也很大。据说寺廊壁画有三百余件,有记录的卷轴画有一百多件。其中佛教、道教题材最多,还有山水、花鸟、走兽等。
褚遂良(596~658)唐初大臣,书法家。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父褚亮,秦王李世民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官至通直散骑常侍。遂良博通文史,贞观二十二年为中书令,二十三年,太宗临终时他与无忌同被召为顾命大臣。高宗永徽元年(650),遂良以抑价强买中书译语人的土地被劾,出为同州刺史。三年,召还,任史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复为宰相。褚遂良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他传世的书法作品,碑刻有《大唐三藏圣教序》、《伊阙佛龛记》、《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墨迹相传有《倪宽赞》。
马文升,字负图,钧州(今河南禹州市)人。明代五朝元老,为历史上第一人。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还领诸道章奏。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虽遭谗诟,屡起屡仆,迄不少贬。子璁,以乡贡士待选吏部,文升使请外,曰:“必大臣子而京秩,谁当外者?”卒后逾年,大盗赵鐩等剽河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攻泌阳,毁焦芳家,束草若芳像裂之。嘉靖初,加赠文升左柱国、太师。
当代名人
禹州
张春贤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政委,妻子李修平。
李国英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水利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艾虎生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将,原任第39集团军军长、成都军区参谋长,现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连维良原任河南省郑州市委书记、现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连子恒原任河南省三门峡市委书记、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黄海嵩原任安徽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王战营现任河南省新乡市人民政府市长、党组书记。
张国领著名作家、军旅诗人,现中国武警杂志总编。
方玮峰现任现任陕西省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兼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杨冠军现任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周森锋现任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原为“中国最年轻市长”。其妻是霍焰。
魏宝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主任
方国俊少将,1990年至1996年任北京军区空军参谋长。2003年被正式认定为中国预备航天第一人。
王西欣中将,原任万岁军三十八军军长、国防大学副校长,现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樊平均少将,葫芦岛海军试验训练基地政委。
齐飞著名剧作家。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政协常委、河南省文联副**。
艾立豫剧丑角。
海连池著名曲剧艺术家,代表作《卷席筒》7。
城市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禹州市经济建设成效显著,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前列。1992年被确定为河禹州市南省18个改革、发展特别试点县(市)之一,2001年被确定为河南省26个城镇化重点发展县(市)之一。2003年被纳入“中原城市群”做为重点发展。连年进入全国中小城市竞争力100强,位列第55位同时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位列第63位,并列河南省第一位,中部地区第3位。位列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25位,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测前100个城市第55位,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河南省第一位。
禹州市经济发展禹州市迅速,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业依托资源优势,能源、建材、机械、陶瓷、有色金属等支柱产业发展强劲,并形成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在化工机械、铸造、汽车配件、发制品、建材等领域成为国内领先的地区。农业虽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下降到了7%,但依托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发展,农业效益和产值不断提升,畜牧业比重增大,同时形成了中药材、红薯、优质小麦生产基地。
社会保障
2011年,禹州市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实现再就业358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2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企业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长,城乡低保人均月保障标准分别达到210元和100元,五保户集中供养率保持在60%以上。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590套,为3060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了廉租住房补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20公里,完成了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解决了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居民点建设顺利推进。
教育事业
禹州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生活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截至2011年,全市拥有普通高中6所,在校学生34691人;初中82所,在校学生62713人;小学380所,在校学生113569人。
高等教育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
高中
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禹州市第二高级中学、禹州市第三高级中学、禹州市四高、禹州市五高、禹州市古城镇第八高级中学
初中
禹州市实验学校中学部、禹州市颍川一中、钧台一中、夏都一中、韩城一中
小学
禹州市实验学校小学部、禹州市长春小学、万寿宫小学、东街小学、西街小学
幼儿园
禹州市市直幼儿园、禹州市实验幼儿园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2008年末,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30万册。有291个行政村建有文化大院,其中中高档次的文化大院33个。
卫生事业
2008年末,卫生系统下属9个市直医疗卫生单位,辖22个乡镇卫生院,共有在职职工321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043人。此外有厂矿企事业医疗机构6家、民营医院21家。文化资源得到了妥善的保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走在前列,被河南省列为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图书馆、科技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方面成为河南省示范城市。禹州市图书馆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禹州市科技馆成为河南优秀科技馆之一。
第三产业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移动通信、电信、邮政、银行、保险等行业营业规模连年位居河南省县级市第一位,注册机动车数量位居河南省县级市第一位。旅游业、商业网点、餐饮业布局合理,现有奥斯卡院线和大地院线星级影院2家、国家4A级景区两家,国家3A级景区3家;四星级饭店四家、三星级饭店6家;国际旅行社1家,国内旅行社11家。
银行机构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许昌银行、浦发银行(长江以北第一家县级支行)、中国民生银行(河南省第一家县级支行)、交通银行、新民生村镇银行。
城市建设
为适应河南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和禹州市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2003年8月,禹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及时作出了“完善提高老城区、强力开发城东新区、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战略决策,并在城东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下启动了颍北新区的开发建设。
几年来,通过经营城市,整合各种要素,禹州市城市发展迅速扩张,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2年的18平方公里扩大到2012年2月的4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42万人,位列河南省县级城市第一位,为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禹州市截至2012年城东新区建设已经相对成熟,新区主要干道有禹王大道、劳动路、府西路、府东路、华夏大道、颍川大路、柏山路、大同路、滨河东路、建设东路、轩辕大路、阳翟大道等。已经入住的服务网点有浦发银行禹州支行、中国民生银行禹州支行、禹州市图书馆、禹州市科技馆、禹州市体育馆、禹州市科技文化广场、禹州禹王广场、禹州开元商业步行街、四星级禹州开元中州国际饭店、四星级禹州梨园大酒店、禹州市客运东站、中国邮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国家电网公司的禹州电力公司、禹州市中心医院、禹州市实验学校、禹州市四高、禹州市委党校、人防指挥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行政单位有禹州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交通局、教育局、体育局、卫生局、禹州市人民法院、禹州市人民检察院、禹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禹州市技术质量监督局、司法局、煤炭局、邮政局、安监局、林业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委员会等。已经开发的住宅小区除公职人员小区外有名亨城市花园、景顺园、金桂满园、维也纳·阳光、和诚·学府春天、禹州坪山实业集团坪山永和苑、河南骏景中央公园、文晖康城、颍园等数十家开发单位。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区正在崛起。
在城市建设中,该市认识到颍河北区的发展潜力,遂启动了禹州市颍北新区的开发建设。到2012年,这里已经建成了占地3200亩、全省最大的森林植物园,多家高档宾馆、住宅小区以及多家教育单位,与此同时,数十个配套项目正在建设,2012年在建的有:禹州市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禹州商博城、河南禹州大禹赛车场、禹州北汽车站、禹州市汽车交易市场等上亿项目,未来不久这里将成为禹州市新的居住、教育、科学功能新城区。颍河流经该市北城区,为了使河水更清,河岸更美,该市加强了对颍河的治理,他们已经在颍河建成了第二、第三橡胶坝,3座跨河大桥也已建成通车,形成了7.5公里长、1500亩水面的颍河湖水上景观。
经济技术开发是提高一个城市生产力的动力,禹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初具规模,并成为河南省民营科技园区。2008年来,禹州市加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一大批重点企业落户园区。2012年,禹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企业总数已达到100多家,为加快当地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上设立的产业集聚区被河南省列为全省重点发展的省级产业集聚区。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全面改变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功能的根本。禹州市对城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拓宽改造了城区四大出入口,城区形成了“六纵八横”的道路网架。截至目前,全市新建、扩建城市道路125公里,道路长度由25公里增长到150公里,道路面积由61万平方米增长到340万平方米,电力、供热、供气、供水等配套设施也同步完善。建成区绿地面积980.4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7.6%。市区新建成主次干道17条,市区道路网以大禹像为放射点,颍川路、画圣路、禹王大道、远航路、钧州大道为放射轴线,呈“十”方格放射网状,构成了禹州向外扩张的主干道系统,对外交通联系便捷。同时,他们还加大了市区环路建设,东西南北均形成了环路网,2012年正向外三环扩张。全市已开通公交线路20多条,公交车辆255台,出租车辆1000多台。
风景名胜
钧官窑址博物馆
河南禹州钧窑址博物馆位于河南省禹州市钧官窑路北段,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钧官窑遗址保护区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馆藏,从禹州历史文化传承角度展示钧瓷文化的起源、发展的历史脉络、文化背景、地域特征;从钧瓷艺术发展规律角度展示钧瓷各个时期的实物特征、工艺特点、艺术价值、发展水平;从制作工艺上,恢复和展示钧瓷的柴烧、煤烧、拉坯成型等传统的制作工艺。让人们在纵向上对钧瓷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工艺发展,在横向上对钧瓷现代发展水平、艺术成就全面的直观的了解,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弘扬钧瓷文化。
神垕古镇:
神垕镇位于禹州市西南。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是五千多年陶瓷文化积淀而成的具有典型区域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神垕古镇”之名历史上曾被四次皇封。因至今仍盛产各种陶瓷,“神垕古镇”被誉为全国唯一“活着的古镇”。悠久的历史给神垕镇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2012年,神垕镇区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各种古寺庙、古民居、古祠堂等40余处,大多数分布于以老街为核心,面积达3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内。
大鸿寨:
大鸿寨风景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地处河南省禹州市西北边陲鸠山乡境内,为伏牛山系余脉。主峰大鸿寨高1156米,驻足山巅,俯视远眺,万壑纵横,群山拱围,峰峦叠翠,气象万千。集自然、山、水、洞、林为一体,其优美而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环境,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是少有的自然生态旅游区之一。
禹州森林植物园:
禹州森林植物园为国家AAA级景区,是河南省药用植物园、河南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总面积213.3公顷,森林覆盖率89.9%。园区汇集国内外各类植物1200多种,其中珍稀植物116种,分9个景区、3个景观带和107个景点。全园森林密布,景色宜人。可春踏芳草,闻百花之香;夏栖浓荫,听流水潺潺;秋观红叶,看枫林之醉;冬赏百梅,看雪花之舞,四时景色各有妙趣。这里是植物的王国,您回归大自然的乐园。
白沙湖:
白沙湖位于禹州西北30公里,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是集观光、会务、度假、娱乐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白沙水库东起二龙山,西接逍遥岭。景区内有石崖峭壁,石雕佛龛,石径幽壑,飞瀑清泉,湖心小岛。景区东岭关是三国时期关羽保护二位皇嫂“千里走单骑”寻找刘备时“过五关斩六将”的第一关,至今还遗存有“义勇武安王庙”。庙前有戏楼和望嵩桥等文化遗迹。
逍遥观:
逍遥观游览区位于禹州市浅井崆峒山麓,是轩辕黄帝访上古哲人广成子的发生地。逍遥观为一处道观建筑,是传说中古代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而成仙得道之地,有“天下第一观”之称,溪水潺流,风景秀丽,游人至此会油然产生一种“清心悦目飘飘欲仙”之感,自然、人文景观的美妙组合使世人仰慕。形成了以逍遥观为中心,有30多个景点组成的黄帝遗迹游览区。
周定王陵:
位于无梁镇,周定王陵景区由明代周定王墓、王妃陪葬墓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所构成。这里风光秀丽,景点繁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周定王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及其王妃们的墓区。墓区左边是青龙岭,右边有卧虎山,主峰坐北向南,山岭呈弯曲状向左右两边延伸为椅子形。周定王墓就坐落在椅子的环抱之中。鸟瞰整个山貌,在此形成“二龙戏珠”。形成龙虎把门之势。周定王陵背靠明山,面对陉山,左有青龙山,右有白虎山,是一块风水宝地。
画圣故里:
画圣祠位于禹州市西南鸿畅镇山底吴村。村中旧有画圣神祠一座初创于唐朝末年,文革中被毁,公留残碣数片。新修的画圣祠,背靠九龙山。前有山门,陈列有道子珍迹遗物;画圣大殿,正对三峰山阳的道子墓、饮牛坑、祖师洞和谜语峰。殿后有角门,真通十八连环彩石洞,山下是兰河,乘游艇可观看吴道子垂钓台。是一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谐、品休闲娱乐与文化底蕴相联的一方圣地。
古钧台:
古钧台又名夏台。现位于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老校区。是夏启大宴诸侯、举行开国典礼的地方。“钧台之享”被成为中国第一国宴。此后,夏代诸帝践位、中央施政、与诸侯商议国事都在此,成为夏“皇宫帝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夏桀囚商汤于钧台”,所以古钧台也被称为“中国第一座监狱”。台上筑起的亭殿为双重檐,两滴水宫殿式,周围有24根明柱支撑,红柱黄瓦,透花门窗。四边围以青石雕刻栏杆,石栏20块,上刻与夏启有关的历史典故、风景文物画图,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巍峨壮观。
禹王锁蛟井:
禹王锁蛟井是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而建造。据历史传说,远古时代洪水泛滥,皆因水中的一种怪兽——蛟龙作祟。大禹在众神的帮助下,将九条蛟龙一一制服,并把其中的一条禁锢在一口八角井中。人们就把这口井称为“禹王锁蛟井”。殿内有一座高达2.84米的大禹像,坐落于锁蛟井边,井口以巨石掩盖,石上穿有铁索一条垂于井口,青石雕刻的蛟龙头部浅露于水面,俯视井中隐约可见。
此外禹州境内还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颍河水利风景区、大禹像、禹王庙、禹山、禹州城隍庙、文庙、天宁寺、朝阳门清真寺、柏山文峰塔、后汉祖刘知远的睿陵、张良洞、怀帮会馆、十三帮会馆以及纸坊湖、科技文化广场等历史古迹与自然风景。
友好城市
2009年05月19日,许昌禹州市与韩国庆尚南道山清郡正式结为友好城市。
参考资料
1.河南省禹州市·中国网
2.地理位置·禹州网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禹州市(中原城市群南缘的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