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期末检测试卷1,以下展示关于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期末检测试卷1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1、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期末检测试卷1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河北一座战国中晚期的墓葬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4%。这说明()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C.铁农具的使用已经很普遍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2.明朝中后期,沿海地区的甘薯种植相当普遍。“闽广人赖以救济,其利甚大”。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闽广人追求其利B.明朝的对外开放政策C.中国沿海地区适合种植甘薯D.新航路的开辟3.新航路开。
2、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B.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C.带来的物种交流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D.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4.狄更斯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个令人绝望的冬天。我们前面什么都有,我们前面什么也没有。”这表明工业革命()A.引发了社会的动荡B.使民众与政府的矛盾不断加深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导致经济发展和。
3、民众生活产生反差5.“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正是近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日益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世界市场与世界历史相互推动B.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形成C.世界历史的出现是历史的倒退D.世界历史始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6.中国古代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坊市布局中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A.区域性的商人群体。
4、形成B.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C.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D.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7.苏联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时指出:“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材料中描述的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A.农业与工业结构不合理B.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8.有学者指出,在500余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扮演了一个开拓者和革命者的角色。其依据是罗斯福()A.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B.挽救了岌岌可危的资本主义C.放弃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D.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9.有人说:“皖南古村。
5、落与其他村落形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古村落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古村落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农民思想意识和一般市民阶层,而是保留和追求与文人、官宦阶层相一致,因此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皖南古村落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的根源是()A.当地居民普遍脱离农业生产B.明清时期徽商劲旅异军突起C.人们的意识和追求有所提高D.深受文人和官宦阶层的影响10.漆侠在中国经济通史中认为宋朝商品流通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农副产品的“求心”运动,即农副产品向城市集中;另一种是手工业产品的“辐射”运动,即手工业产品在某一产地大量生产后,由商人运往各地经销。据此可知当时()A.农村。
6、与城市联系日益紧密B.农副产品不断向城市集中C.手工业产品开始行销各地D.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11.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到23。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使农民涌入城市B.城市大量吸收外来移民C.“日不落帝国”建立D.工业革命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12.史学家在查阅19世纪中期的一些文献时,发现热气、臭气、烟气、毒气等字眼都是描写城市环境最为常见的词汇。该城市最有可能是()A.伦敦B.日内瓦C.莫斯科D.东京13.詹天佑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自序中说道:“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道,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地只以此项路工实关大局。”据此推断,京张铁路的修筑()A.推动了交通的近。
.[db:内容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期末检测试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