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地理必修第二册《第3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同步练*(解析),以下展示关于人教地理必修第二册《第3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同步练*(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1、第3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解析版)基础达标练*一、单项选择题春小麦,春播秋收;冬小麦,秋播春收。下图为我国小麦分布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适合春小麦种植的地区是(B)A BCD2导致冬、春小麦地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B)A水分B热量C土壤D海拔解析第1题,材料信息中指出,春小麦春播秋收,说明当地小麦不适宜过冬,因此当地冬季非常寒冷,由此推断适合种植春小麦的地区热量条件较差。图中地为暖温带,地为亚热带,两地冬季气温相对温和,热量条件较好,不适合种植春小麦;图中地因纬度高,冬季寒冷且持续时间较长,地因海拔高,冬季寒冷且持续时
2、间长,两地小麦不适合过冬,适合种植春小麦,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第2题,材料信息中指出,冬小麦秋播春收,小麦生长期主要在冬半年,说明当地冬季相对温暖,热量条件较好;由上题分析可知,适合种植春小麦的地区热量条件较差,因此导致冬、春小麦地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选项B符合题意。水分、土壤、海拔对冬、春小麦分布的地区差异影响不大,选项A、C、D不符合题意。(2022河南检测)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从种子萌发到分蘖)、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从拔节到孕穗)和生殖生长阶段(从抽穗到成熟),籽粒形成后就进入灌浆期。下表示意我国水稻的类型及特征。据此完成35题。类型按稻谷类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厘改《武德律》,历时十载,于贞观十一年(637年)完成。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又令房玄龄等人删武德、贞观以来的敕格三千余件,定留七百条,以为格十八卷,留本司施行。李世民又鉴于隋文帝“不悦儒术,专尚刑名”和隋炀帝“法令滋章,教绝四维”,以致滥用酷法,引起人民的激烈反抗,因而提倡以儒教为宗,以刑罚为辅,进行统治。唐朝的法有律、令、格、式四类,律是问刑的科条,令是关于各项制度的规定,格是对律令所作的补充和修改,式是各种行政法规和活动细则。这四者同时并行,构成严密的法网。主要形成于唐太宗时期的《唐律》,条目简明,内容完备,概括了封建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是一部综合性的封建大法,它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不仅通行于有唐一代,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宋元明清各代修律所沿袭和效法。《唐律》的影响远至朝鲜、日本和越南等东方各国,甚至在世界法律中成为独树一帜的一大法系。示。—摘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1)根据材料,归纳唐太宗时期修订的《唐律》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的历史影响。(7分)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人教地理必修第二册《第3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同步练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