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事件游击战阶段发生事件
在红军长征后,闽东革命根据地开始进入三年游击战阶段,在此期间曾经发生过一起在党史界和网路上引起巨大争议的“南阳事件”。故为辨明事件来历真伪,鄙人在此整理部分官方说法、《叶飞回忆录》、陈挺和黄烽回忆录《闽东健儿征战录》、原福建省军区副政委钟大湖回忆录《血火征程》、《大将粟裕》等多方面资料,希望能为广大网友还原那个年代的真实情况。
南阳事件游击战阶段发生事件
在红军长征后,闽东革命根据地开始进入三年游击战阶段,在此期间曾经发生过一起在党史界和网路上引起巨大争议的“南阳事件”。故为辨明事件来历真伪,鄙人在此整理部分官方说法、《叶飞回忆录》、陈挺和黄烽回忆录《闽东健儿征战录》、原福建省军区副政委钟大湖回忆录《血火征程》、《大将粟裕》等多方面资料,希望能为广大网友还原那个年代的真实情况。
中文名
南阳事件
损失
100余人
时间
红军长征后
人物
刘英、粟裕等
“南阳事件”对当时的闽东游击斗争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刚成立不久的闽浙边临时省委宣告分裂,闽东红军独立师两个支队损失100余人,这对刚刚从中央红军长征而孤立无援的困境中摆脱出来的闽东红军游击队而言是个极其重大的打击。而该事件也给当时的策划人刘英与执行人粟裕个人关系和立场之间造成了难以弥补的裂痕,原先的闽浙边革命游击区一去不复返。而对于此次事件的前因后果,在后来的数十年间众说纷纭,甚至于有心怀不轨者将其与封建王朝中的官场内斗相提并论。
1934年冬天,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闽浙赣、皖南一带的怀玉山遭10倍于我之敌包围,不幸全军复没,领导人方志敏等同志被捕牺牲。粟裕、刘英同志率残部突围而出,后组建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1935年,挺进师进入浙西南地区开展游击斗争,并建立了浙西南游击根据地。同年8月,国民党军队开始进剿浙西南游击根据地,为避其锋芒,挺进师转战于闽浙两省交界的景元、庆元、松溪、政和、建阳一带。10月5日,粟裕、刘英同志率领挺进师百余人在福建省寿宁县郑家坑与闽东特委会师。
当时的闽东特委在中央红军长征后由于斗争的残酷就已经失去了与中央的联系,再加之原领导人詹如柏、马立峰、叶秀藩等人的相继牺牲,因此在军事和政治上一直由叶飞、范式人、阮英平、许旺等同志领导。由于这些领导人摒弃了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指导,根据当时闽东革命斗争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故在霞鼎(霞浦与福鼎)、滨海地区相继恢复革命政权,并在屏南、古田、政和及浙江部分地区开辟了新的游击区,党的基层组织已经分布到了老、新区的各个重要村庄,闽东的革命形势又活跃了起来。
而在与挺进师会师后,闽东特委与刘英同志为首的浙西南政委会举行联席会议,会上叶飞代表闽东特委主动提出愿意接受挺进师方面的领导,刘英同志也欣然接受,双方随即共同组建闽浙边临时省委。临时省委书记刘英、组织部长粟裕,叶飞任宣传部长兼团省委书记,阮英平、范式人、许旺等人也担任相应职务,临时省委共计十一人。同时成立的还有闽浙军区,粟裕任司令,政治委员刘英。
由于当时挺进师的浙西南根据地已经丧失,因此闽东特委将鼎平地区和鼎平独立团划给挺进师,也就是后来的浙南地区。刘英将挺进师和独立团合编为闽浙独立师第一师,闽东独立师为二师。
参考资料
1.南阳事件·JRS直播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南阳事件(游击战阶段发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