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无鱼(水清无鱼人察无徒什么意思)

——职场视角品读“华为”之十九

《华为任正非讲话稿四百篇》——2010年

水清不养鱼,不是多高深的道理,而是简单的生活常识。

>水清无鱼(水清无鱼人察无徒什么意思)

识人用人不能求全责备,不然天下无人可用。

《三国志》里说诸葛丞相和曹丞相的用人,有着明显的区别,曹丞相唯才是举,不苛求私德完美,所以曹汉朝廷人才济济;而蜀汉政权则人才匮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诸葛丞相的用人原则,首要看重人才的道德品质,当然也是当时当时的政治环境因素,但是对于本人的本职工作来说,是醍醐灌顶的清明。

诚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才选用育留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但是总得来讲不外乎人才的品德和才能两大方面,如何把握这两大关键能力的权重,干事创业不是评选道德模范,但是无德有才对于组织发展的深远危害又不得不警惕,有德少才也不能促进组织生存发展,这就让人力资源这个职业变得有挑战且有独特价值。

作为普通打工人,当然希望自己能得到职业平台的重用,或者创业得到市场和客户的青睐,也同样适用这个生存原理。打工在企业,每个人都会觉得这个企业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那是每个人从自己的认知和标准得出的判断结果,觉得那些问题自己不能容忍,并不是说企业就没有发展前景。

自己创业的话,如果目前还不能主导市场、引导客户的话,那么当前可做的就是接受市场和客户的挑剔,那将是难得的发展机会。假如有完美市场和客户,那就可以实现标准化和流程化,大概是不需要有人去创业了,现在的人工智能会做得更加精准,还没有情绪成本。

可终究人的需求不完全是标准定制的流水线产品,越是智能数字化,越是凸显人在现场的独特和温度,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就更加具有价值。

其一,建生态和光同尘

生态应该就是一种互生共存的环境,比如浙江丽水青田县有天然的稻田养鱼系统,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这种生态环境建设,既不会过度向自然环境索求,也不必渴求环境条件的完美,就是环环相连的生生不息,不存在恶性攫取的零和竞争,因为这个环境里本就是千姿百态的生物多样化,各有各的生存空间,但又彼此消化了垃圾产出,想要生存的好,那就需要“和光同尘”,彼此容纳。

职场建生态,不是单独地打工人可以完成的事情,那是组织文化和基本价值观,或者说这是企业组织的责任,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生态,比如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组织,当然内部官僚化的程度相对较轻,因为做的好不好是客户说了算,市场说了算,领导说了不一定算。

其二,有边界和谐共生

有一句话能瞬间引爆人的情绪,就是“我是为了你好”,这句话除了有一份善意,还有一种操控意识,因为为你好的潜台词,是你应该感激。这就是这句话极具杀伤力的地方,因为这触犯到了别人的主权和边界。

在培养职业精神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提到角色认知,这是一种独立的责任感,也就意味着我为我自己负责,他人的想法、观点只能是建议,并不能代替本人去做决定,因为独立负责就是需要独立判断、独立决策,同时客观地听取各种建议和意见,但是最终是谁决策、谁负责。

独立是要划清主权边界,这也是责任边界,因为有边界感,所以彼此才能和谐共生,不能存在所谓赢家通吃,那意味着无序垄断。

其三,守底线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周总理提出的国际关系的指导原则,应用到职场环境会让人时刻保持底线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也不影响他人的发光发热。毕竟星汉灿烂,何止万千。

打工人是有着各种职业优势的各种人才,各种人才的优势搭配在一起,那就精彩纷呈了,无论怎样的心态,只要守得住底线,团队组织就有向心力和凝聚力;人员就算是小错不断,但不会触碰原则性问题;团队组织成员之间,在保持独立个性的同时,具备和平共处的团队合力,这就是团队组织的力量所在。

说到底,至察无徒看起来是容不下他人的不完美,但映射的是容不下自己的不完美。完美不但是一个相对概念,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标准。你的完美可能正是别人认为的不完美,所谓甲之琼浆乙之砒霜,人参虽补,但也要分具体情况和用量才有效。

如果想得到更好的工作结果,目前来看,在基本底线之上,接纳各种不同,发挥各自优势,是比较可行的方式。

(发文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侵权必究)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水清无鱼(水清无鱼人察无徒什么意思)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