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生物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生物,以下展示关于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生物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生物

1、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十校联盟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卷考生注意: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外来物种的引入必将导致各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丧失B.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的温度可能会降低,大

2、多数生物将无法生存C.氟利昂、哈龙等含氯氟烃类气体的排放会增加人类皮肤癌发病率,但对其他生物影响不大D.酸雨会加速土壤中矿物质的流失,杀死大量水生生物,但对陆生生物没有影响2.下列不属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是A.乳酸B.抗生素C.色素D.芽孢3.脑啡肽是一种神经递质,可以镇静、提高痛阈从而调节人体对痛的感觉。如图为脑啡肽的结构简式(不包括指示用的箭头、虚线和数字编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脑啡肽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图中表示肽键B.脑啡肽是由4种不同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四肽C.脑啡肽经释放后,作用在突触后膜后会阻止K外流D.细胞释放脑啡肽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4.下列有关细胞及其含有的

3、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一种生物的**只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则该生物一定不具有细胞结构B.浆细胞的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有利于杀死侵入体内的病毒或细菌C.洋葱的根尖细胞中不含叶绿体,所以用根尖细胞不可能培育出含叶绿体的植株D.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细胞不能对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而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5.辣椒素和42以上的高温均能激活细胞膜上的TRPV1(辣椒素受体,具有离子通道的特性),产生兴奋。兴奋沿伤害性传入神经传至大脑。因大脑对伤害性传入神经信号统一解读为“疼痛”,所以辣的感觉被定义为痛觉。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辣椒素和高温刺激TRPV1引发痛觉的反射弧不相同B.TRPV1被激活后,可能会使

4、某些阳离子通透性增加C.TRPV1拮抗剂可作为镇痛药物减缓某些疼痛D.以TRPV1为靶点进行镇痛,有利于体温的调节6.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M中,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也可用黑藻叶片细胞做该实验的材料B.改变外界溶液M的浓度,图示曲线的变化趋势可能不变C.图中T1、T3时刻,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向不同D.T2时刻,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7.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糖的平衡可通过ACD和HDF途径进行调节B.一个神经细胞上只存在一种受体C.E 过程可使血液中的激素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D.寒冷环境中可通过AB途径使产热等于散热8.在

5、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中淀粉溶液、酵母菌等进行酒精发酵的研究,X溶液用于检测相关的发酵产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淀粉的水解产物在酵母菌的细胞溶胶中被初步分解B.气阀关闭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发酵液的升温C.X溶液可以是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或Ca(OH)2溶液,可用于检测CO2D.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连接气阀的管子既可作为进气管,也可作为排气管9.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在感染人体时均识别肺泡上皮细胞上的受体(ACE2),起识别作用的关键蛋白均为二者包膜上的S-蛋白,但二者的S-蛋白有部分氨基酸存在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ACE2合成的基因只存在于肺泡上皮细胞中B.S-蛋

6、白与ACE2的识别作用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S-蛋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并出现红色D.不同结构的蛋白质可能具有相同的功能10.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叶肉细胞中,存在“色氨酸生长素”的代谢途径B.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细胞分裂,进而引起植株增高C.脱落酸在根冠及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能促进叶片气孔张开D.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植物茎尖合成,能促进细胞分裂11.月见草原产地在北美洲,耐酸耐旱且适应性和繁殖力极强,一般单株可产种子好几万粒,但由于被取食或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存活下来的百分之一都不到。按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A.自然选择的不定向性B.过度生殖,生存斗争C.用进废退,表观遗传D.物种是可变的,变异是不定向的12.苯丙酮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引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从语言效用的角度对“废话”进行诠释,自然引出本文的话题。B.文章随后从语言信息量和逻辑性的角度闸述“废话”的含义及产生原因,指出生活中一般要避免废话。C.文章以对照式与并列式相结合的论证结构,运用引证法、例证法和对比法等论证法,使观点鲜明突出。D.文章后部分主要谈论有意为之的“废话”在日常交际和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作用,体现论证的辩证性。

.[db:内容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生物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