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冲刺卷(二)2全国卷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冲刺卷(二)2全国卷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冲刺卷(二)2全国卷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声律“以异为显”,韵律“以同为和”,二者相互配合,声调彼此呼应,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的一种审美范式A.齐、梁、陈、隋的诗歌尽管已有不少合律的作品,但因为当时还未完成格律定型化的任务,不能称之为“律诗”。C.自田体取代格律体的直接原因是和谐、静止、对称的古典审美意识被倾向千矛盾、发展、不平衡的审美意识代替。D.才能早越的诗人只有以最大的毅力与天才,超越格律的束缚、才可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获得真正的创作自由。
历史只会眷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you)豫者、懈息者,畏难者。()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nω0)。(贝多芬)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努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便自己机会。(萧伯纳)(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分)(1)(you)豫者(2)百折不(náo)(2)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分)A.创设B.创造C.制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万里的这篇序文,从他与袁枢的友谊写起,叙写了自己读《资治通鉴》与《通鉴纪事本末》的真实感受。B.《本末》取材于《通鉴》,贯穿了原书“资治”的宗旨并加以突出,杨万里认为此书是“入《通鉴》之户”。C.袁枢著书分目特别注意“治世”,侧重升平时期的意向显而易见,尤其注意到了每个朝代各自的兴衰荣枯。D.史书“理微义奥”远离民众,史事常散失于民间,由此看来,能使一般读者接受的历史通俗读物十分必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冲刺卷(二)2全国卷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