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压强》自我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所示为教科书“压强”一节的知识结构图,其中甲、乙、丙、丁四项有下划线的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一位九年级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
A.50 N,103 Pa
B.50 N,104 Pa
C.500 N,103 Pa
D.500 N,104 Pa
3.如图2所示,水平桌面上放一底面为圆柱形的杯子,重为2 N,其底面积为100 cm2.内装水的高度h=0.1 m,水的质量是1.5 kg,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则杯子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是( )
A.10 N B.7 N C.5 N D.2 N
4.有一台液压机,大活塞的横截面积与小活塞的横截面积之比为20∶1,当在小活塞上加200 N的压力时,产生的压强是2×105 Pa,这时在大活塞上产生的压力、压强是( )
A.4 000 N,2×105 Pa
B.200 N,2×105 Pa
C.4 000 N,1×104 Pa
D.200 N,4×104 Pa
5.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峨眉山山顶的大气压比山脚的大气压大
B.坐在硬板凳上的人换到软沙发凳上坐下后,人受到凳子的压强变大
C.把乒乓球缓慢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后,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D.桌上满杯的奶茶被喝掉一半后,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小
6.盲道在轻轨站或人行道上随处可见,它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更强感觉
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更强感觉
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更弱感觉
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更弱感觉
7.如图3所示,竖直放置的试管中盛有约一半的水,若将试管稍稍倾斜些,那么( )
A.试管中水的量没有减少,水对试管底的压强也不变化
B.试管中水的深度没有变化,水对试管底的压强也不变化
C.试管倾斜后,水面高度下降,水对试管底的压强变小
D.试管倾斜后,水的体积不变,水重不变,水对试管底的压强也不变化
8.在如图4所示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将A管向右倾斜待稳定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管中的水面高于A管中的水面
B.A管中的水面高于B管中的水面
C.U形管底C点的压强不变
D.U形底C点的压强将变小
9.甲、乙两圆柱形容器分别注入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时,液体深度恰好相等,若在盛有酒精的乙容器中再注的酒精后(未溢出),则此时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之比为(ρ酒精=0.8×103 kg/m3)( )
A.5∶6 B.3∶4 C.2∶3 D.1∶1
10.有下列现象、实验或实例:
①托里拆利实验;②人们用语言交谈:③抽水机抽水;④用天平称质量;⑤水往低处流;⑥马德堡半球实验;⑦塑料吸盘的挂钩运用;⑧船闸;⑨航空跳伞。
如果地球周围没有大气层,将不再发生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⑦⑨
C.①②③⑥⑦⑨
D.①②③⑤⑥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载重汽车会安装较多的车轮,而且每个车轮的轮胎都比较宽大,这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 ;载重汽车的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 。
12.用5 N竖直向下的力把重2 N的木块紧紧压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受到的压力是 N;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同样重的木块紧紧压在天花板上,天花板受到木块的压力是 N.
13.如图5所示,两个圆柱形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甲 p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甲 F乙。(均选填“<”“>”或“=”)
14.汽油机装有汽化器,如图6所示,它的作用是通过喷油管喷出汽油与流过的空气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气体再进入气缸。为使喷油管内汽油快速喷出,应将管口安装在 (选填“A”或“B”)位置,因为此处空气流速大,压强 。
15.潜水员测得所戴潜水镜某点处水的压强为9.8×104 Pa,它表示该处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水的 为9.8×104 N,该点的深度为 m;若继续下潜,则该点水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6.2021年11月27日,甘肃张掖三名大学生合力成功营救出一名意外落水的女童。在营救过程中,他们采取用手肘将冰面击碎的方式,是因为压力一定时, 越小,产生的压强越 。在冰面上,女孩伏在冰面而不是站在冰面上,这样做的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17.学*了压力,小明认为受力面所受压力的大小总等于施力物体的重力大小。为了验证这一想法是否正确,小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3个材料、表面粗糙程度都相同的物体A、B和C的重力,测得它们的重力分别为5.0 N、10.0 N和15.0 N.然后小明将物体A分别放在跟水平方向夹角不同的三个受力面上(受力面的材料、表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物体A保持静止,再用压力传感器测出物体A对三个受力面的压力大小,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最后小明换用物体B和C重复上述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二和三中。
表一 甲受力面
序号 物体 重力/N 压力/N
1 物体A 5.0 4.98
2 物体B 10.0 9.96
3 物体C 15.0 14.94
表二 乙受力面
序号 物体 重力/N 压力/N
4 物体A 5.0 4.93
5 物体B 10.0 9.86
6 物体C 15.0 14.79
表三 乙受力面
序号 物体 重力/N 压力/N
7 物体A 5.0 4.83
8 物体B 10.0 9.66
9 物体C 15.0 14.49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7中的数据可知:同一物体,静止在不同受力面上时,受力面所受压力随着受力面与水平方向夹角增大而减小。
②通过①的结论可知小明同学的想法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中的数据可知: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不同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所受压力 。
④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的实验数据中压力与重力的比值关系可知: 。
⑤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和表三的实验数据可知:同一物体,静止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同受力面上时, 。
18.如图8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压强计上的U形管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 (选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 有关。
(4)比较 两图,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5)已知图丁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10 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 Pa。(ρ水=1.0×103 kg/m3,ρ盐水=1.1×103 kg/m3,g=10N/kg)
(6)本实验用到的物理方法有 和 。
四、综合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9.如图9所示,一个平底铁桶重为1 kg,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桶的底面积为200cm2,往桶里倒入8 kg的水,水的深度为30 cm,(g取10 N/kg,水的密度ρ水=1×103 kg/m3)
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20.如图10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其质量为500 kg,履带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 m2,当机器人在水平冰面上匀速直线行驶时,阻力是总重的0.12倍。求:
(1)机器人受到的重力。
(2)机器人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
(3)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时对冰面的压强。
第八章《压强》自我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A 4.A 5.D
6.B 7.C 8.D 9.A 10.C
二、填空题
11.压强;大
12.7;3
13.<;=
14.A;小
15.压力;10;变大
16.受力面积;大;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小,冰面不易破碎
三、实验探究题
17.②错误;③与物体重力成正比;④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不同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压力与重力的比值相同;⑤受力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压力与重力的比值越小
18.(1)不属于;(2)B;(3)液体的深度;(4)丙、丁;(5)1 000;(6)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四、综合应用题
19.解:(1)已知h=30 cm=0.3 m,
水对杯底的压强:p=ρ水gh=1×103 kg/m3×10 N/kg×0.3 m=3 000 Pa。
(2)由p=可得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F=pS=3 000 Pa×200×10-4 m2=60 N。
(3)桶和水的总重力:G总=m总g=(1 kg+8 kg)×10 N/kg=90 N,
台面受到桶的压力:F′=G总=90 N,
台面受到的压强:p′===4 500 Pa。
20.解:(1)机器人受到的重力:
G=mg=500 kg×10 N/kg=5×103 N.
(2)因为机器人匀速直线行驶,所以机器人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
F牵=f=0.12G=0.12×5×103 N=600 N.
(3)在水平冰面上,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力:
F压=G=5×103 N,
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时对冰面的压强:
p===1.25×104 Pa.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
”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压强》自我评估(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