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省统测考前模拟物理试卷2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0分)
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有关科学家及他们的贡献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使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B.天王星是人们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其轨道后才发现的,被称为“笔尖下的行星”
C.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D.卡文迪许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进行了“月—地检验”,将天体间的力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统一起来
2.中国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于2020年11月份并网发电,该核电技术安全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具备国际竞争比较优势,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其核反应堆中的反应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是衰变反应
B.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
C.任何体积的都能发生链式反应
D.结合能比的结合能小
3.为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运动员都进行了刻苦的训练。某滑雪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从倾角为37°的倾斜直雪道顶端以4.00m/s的速度水平飞出,落在雪道上,然后继续沿雪道下滑。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已知,,则他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
A.0.4s B.0.6s C.0.8s D.1.0s
4..图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的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
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
5.如图甲,足够长木板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右端放置一小物块。在t=0时刻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作用1s后撤去F,此后木板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1kg,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的大小为24N
B.物块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C.物块最终停止时的位置与木板右端间的距离为3m
D.t=2s时刻,物块的速度减为0
二、多选题(共18分)
6.如图所示,两根轻绳一端系于结点O,另一端分别系于固定圆环上的A、B两点,O为圆心。O点下面悬挂一物体M,绳OA水平,拉力大小为,绳OB与竖直方向成30°夹角,拉力大小为。将绳OA沿顺时针缓慢转到竖直方向,此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在旋转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减小后增大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逐渐减小
7.关于多用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多用电表测电流时,应先进行机械调零
B.用多用电表测电压时,需将红表笔接高电势点
C.多用电表使用完毕,应将选择开关置于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
D.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如果指针偏转过小,则应换成倍率较小的挡位,并重新欧姆调零
8.如图所示为一款近期火爆的玩具“弹簧小人”,由头部、弹簧及底部组成,头部质量为m,弹簧质量不计,劲度系数为k,底部质量为,开始弹簧小人静止于桌面上,现轻压头部后由静止释放,小人不停上下振动,已知当弹簧形变量为x时,其弹性势能,不计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若刚释放时头部的加速度大小为g,则小人在振动过程中底部能离开桌面
B.若刚释放时头部的加速度大小为g,则小人在运动过程中头部的最大速度为
C.若小人在振动过程中底部恰好不能离开桌面,头部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
D.若小人在振动过程中底部恰好不能离开桌面,则轻压头部释放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实验题(共18分)
9.
(1)纸带上A、D两点的距离sAD=_______cm;
(2)在打出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若vB= 0.12m/s,vD=0.21m/s,vE = 0.25m/s,请在上图坐标纸中描点并画出小车运动的v-t图像(以A点作为计数起点) ______。由图像可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 F点的速度vF=______ m/s。(保留2 位有效数字)
10.某同学要测量微安表内阻,可利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源E(电动势,内阻很小),电流表(量程,内阻约),微安表(量程,内阻待测,约),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定值电阻(阻值),开关S,导线若干。
(1)在答题卡上将图中所示的器材符号连线,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_____;
(2)某次测量中,微安表的示数为,电流表的示数为,由此计算出微安表内阻_____。
四、解答题(共44分)
11.一游客站在一高层建筑的顶层露台边缘用手机自拍,拍摄过程中不小心把手机掉了下去,砸坏了停放在楼下的汽车,楼高约80m,重力加速度。
(1)若手机下落的过程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求手机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和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附近的监控拍到了手机下落的画面,从监控中发现下落的时间约4.5s,若下落过程仍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求手机下落的实际加速度的大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2.第24届冬奥会将在我国举办。钢架雪车比赛的一段赛道如图1所示,长12m水平直道AB与长20m的倾斜直道BC在B点平滑连接,斜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出发,推着雪车匀加速到B点时速度大小为8m/s,紧接着快速俯卧到车上沿BC匀加速下滑(图2所示),到C点共用时5.0s。若雪车(包括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始终在冰面上运动,其总质量为110kg,sin15°=0.26,求雪车(包括运动员)
(1)在直道AB上的加速度大小;
(2)过C点的速度大小;
(3)在斜道BC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
13.如图,在竖直平面内,一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圆弧轨道ABC和水平绝缘轨道PA在A点相切,BC为圆弧轨道的直径,O为圆心,OA和OB之间的夹角为α,,整个装置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带电小球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经A点沿圆弧轨道通过C点,落至水平轨道.已知小球在C点所受合力的方向指向圆心,且此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2)小球到达A点时速度的大小.(结果保留根号)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使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故A正确;
B.海王星是人们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其轨道后才发现的,被称为“笔尖下的行星”,故B错误;
C.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故C错误;
D.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进行了“月—地检验”,将天体间的力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统一起来,故D错误。
故选A。
2.D
【详解】A.反应是重核裂变反应,选项A错误;
B.反应过程中放出能量,选项B错误;
C.要想发生链式反应,必须要使得达到临界体积,选项C错误;
D.因反应放出核能,则结合能比的结合能小,选项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根据斜面上平抛运动的特点可知
可得
故选B。
4.C
【详解】第三宇宙速度是卫星脱离太阳系的最小发射速度,所以“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速度一定小于第三宇宙速度,A项错误;设卫星轨道半径为r,由万有引力定律知卫星受到引力F=G,C项正确.设卫星的周期为T,由G=mr得T2=r3,所以卫星的周期与月球质量有关,与卫星质量无关,B项错误.卫星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时,由于离地球很远,受到地球引力很小,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主要是月球引力提供,D项错误.
5.C
【详解】A.由图像可知,撤去拉力F前,物块在木板上一直有有相对运动,否则,撤去拉力F后,木板的v-t图像不可能是两段折线。
在1~1.5s内,物块加速、木板减速,设它们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则
设物块、木板的质量均为m,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则有
对物块
得
μ1=0.2,μ2=0.4
撤去拉力F前,木板的加速度
对木板,根据第二定律有
得
F=18N
选项A错误;
B.由上可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选项B错误;
C.在t1=1.5s内,物块位移为
木板位移为
在t1=1.5s后,物块与木板间仍有相对滑动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
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得
物块到停止的时间还需
木板到停止的时间还需
所以木板比物块早停止运动。
在t1=1.5s到物块停止运动的时间内,物块的位移为
木板位移为
物块最终停止时的位置与木板右端间的距离为
选项C正确;
D.由上可知,物块从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时间为3s,2s时的速度不为0,选项D错误。
故选C。
【点睛】
6.AD
【详解】对结点O受力分析,构建如图所示的矢量三角形,在将绳OA沿顺时针缓慢转到竖直方向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先减小后增大,逐渐减小,AD正确。
故选AD。
7.ABC
【详解】A.用多用电表测电流时,应先进行机械调零,选项A正确;
B.用多用电表测电压时,需将红表笔接高电势点,选项B正确;
C.多用电表使用完毕,应将选择开关置于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选项C正确;
D.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如果指针偏转过小,说明倍率挡选择过低,则应换成倍率较大的挡位,并重新欧姆调零,选项D错误。
故选ABC。
8.BC
【详解】A.设头部在初始位置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对头部列平衡方程
mg=kx0 ①
施加力F后弹簧再压缩x,头部的平衡方程为
F+mg=k(x0+x)②
若刚释放时头部的加速度大小为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则
F=mg③
由①②③得
kx=mg
撤去力F的瞬间,头部所受的回复力
F回=k(x0+x)-mg=kx
当头部向上运动到初始位置上方距离也是x时,由对称性知F回=kx,而kx=mg,可见头部所受弹簧弹力恰好是零,以底部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知地面对底部的支持力为
因此小人在振动过程中底部不能离开桌面。A错误;
B.刚释放时弹簧的形变量为
弹簧振子在平衡位置时的动能最大,根据能量守恒得
结合动能
故小人在运动过程中头部的最大速度为,B正确;
C.若小人在振动过程中底部恰好不能离开桌面,即当头部在最高点时,底部受到桌面的弹力为0,受力分析得弹簧此时的弹力等于底部的重力
此时对头部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故头部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C正确;
D.若小人在振动过程中底部恰好不能离开桌面,开始施加力后弹簧再压缩,头部的平衡方程为
分析得
则轻压头部释放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D错误。
故选BC。
9. 4.23##4.24##4.25##4.26 0.16 0.44 0.29
【详解】(1)[1]按照有效数字的读数规则读出A、D两点的长度为4.25cm;
(2)[2]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vC==0.16m/s
(3)[4]由数据描点可得图像如图所示
描点并画出的图象答案图所示,由v-t图线的斜率
k==0.44
当t=0.5时,v=0.29,则加速度
a=k=0.44m/s2
vF=0.29m/s
10. 见解析 990
【详解】(1)[1]为了准确测出微安表两端的电压,可以让微安表与定值电阻R0并联,再与电流表串联,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与微安表的电流之差,可求出流过定值电阻R0的电流,从而求出微安表两端的电压,进而求出微安表的内电阻,由于电源电压过大,并且为了测量多组数据,滑动电阻器采用分压式解法,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2)[2]流过定值电阻R0的电流
加在微安表两端的电压
微安表的内电阻
11.(1)4s、4m/s;(2)
【详解】(1)手机下落的过程视为自由落体运动,则有
,v = gt
解得
,v = 4m/s
(2)手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
解得
12.(1);(2)12m/s;(3)66N
【详解】(1)AB段
解得
(2)AB段
解得
BC段
过C点的速度大小
(3)在BC段有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13.(1) (2)
【详解】(1)设小球所受电场力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由力的合成法则有
解得:
(2)小球到达C点时所受合力的大小为F,由力的合成法则有:
设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设小球到达A点的速度大小为,作CD⊥PA,交PA于D点,由几何关系得
由动能定理有
故小球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高三下学期省统测考前模拟物理试题(2)(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