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下列应用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废铁屑油污
B.配制溶液时需将溶于NaOH浓溶液
C.用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灭火
D.用溶液刻蚀铜制电路板
2.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对测定结果评价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 测定结果评价
A 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润洗2~3次 偏高
B 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偏高
C 锥形瓶未干燥 无影响
D 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偏低
A.A B.B C.C D.D
3.现进行下列实验:
(1)将0.1mol/L溶液和0.1mol/L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悬浊液a;将悬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
(2)向滤液b中滴加0.1mol/LKI溶液,滤液出现浑浊。
(3)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悬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滤液b中不含
C.实验(3)表明AgCl转化为AgI
D.实验可以证明AgI的比AgCl的小
4.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化学式 AgCl AgBr AgI
溶度积
A.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
B.将AgCl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则可以生成黑色的沉淀
C.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
D.常温下,AgCl、AgBr和AgI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5.室温下,将两种浓度均为0.10的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下列各混合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混合溶液(pH=10.30):
B.氨水 混合溶液(pH=9.25):
C.混合溶液(pH=4.76):
D.混合溶液(pH=1.68,为二元弱酸):
6.关于下列各实验或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可用于测溶液pH,试纸不能润湿
B.②是用酸性溶液滴定溶液,不需要指示剂
C.③是滴定操作时手的操作
D.④中滴入半滴NaOH标准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7.常温下,用0.1000mol/L的盐酸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一元碱BOH溶液。溶液中,pH、的分布系数δ随滴加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比如的分布系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滴定时,可以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B.BOH的电离常数
C.滴定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n<m<p
D.p点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为
8.某温度时,CuS、MnS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对应的大于b点对应的
B.向溶液中加入MnS发生反应:
C.在含有CuS和MnS固体的溶液中,
D.该温度下,(CuS)小于(MnS)
9.常温下,向的草酸()溶液中逐滴滴入等浓度的溶液至过量,用甲基橙(变色范围的pH值为3.1~4.4)作指示剂,并用pH计测定滴定过程的溶液pH值变化,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滴入10mL标准溶液时,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橙色
B.图中①点所示溶液中:
C.在①②之间的任意一点,均存在:
D.图中②点所示的溶液中:
10.25℃时,用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50.00 mL、浓度均为0.0500的HClO、KHP(邻苯二甲酸氢钾)及HF溶液,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NaOH溶液)=25.00mL时,②中
C.(NaOH溶液)均为0时,阴离子总数①②③
D.分别滴定至pH=7.00时,
11.室温下用溶液吸收,若通入所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和挥发可忽略,溶液中含硫物种的浓度。电离常数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吸收所得到的溶液中:
B.NaOH完全转化为时,溶液中:
C.NaOH完全转化为时,溶液中:
D.NaOH溶液吸收,溶液中:
12.为二元弱酸,常温下,,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中含碳微粒的存在形式与物质的量百分比随KOH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lg6.4≈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入10mLKOH溶液时,溶液呈中性
B.当时,混合溶液pH为4.2
C.滴入10mLKOH溶液时,溶液中有如下关系:
D.滴入16~20mLKOH溶液的过程中,均满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2.答案:D
解析:A.酸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润洗2~3次,导致标准液被稀释,滴定时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导致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锥形瓶未干燥,对待测液没有影响,则不影响测定结果,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导致待测液中溶质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大,滴定时消耗标准液体积偏高,测定结果偏高,故D错误。
3.答案:B
4.答案:D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最大的是,最小的是,AgCl、AgBr、AgI的溶解度依次减小,利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有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转化,据此即可作答。
5.答案:C
6.答案:D
解析:A.测溶液pH的方法: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点滴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图示操作方法合理,故A正确;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够氧化碱式滴定管的橡胶,应该用酸式滴定管盛放,图示操作方法合理,故B正确;
C.滴定操作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图示操作方法合理,故C正确;
D.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指示剂可选用酚酞,但滴定终点现象为: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使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30s不恢复,该说法不合理,故D错误;
故选:D。
7.答案:D
8.答案:A
解析:因为a点和b点都在Cu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所以是定值,A错误;因为,向溶液中加入MnS,可以发生沉淀转化反应:,B正确;从图像可知,在含有CuS和MnS固体的溶液中相同,,C、D正确。
9.答案:B
解析:A项:加入10mLNaOH时,溶液pH=4.7>4.4,溶液颜色已变为黄色;
B项:①点溶质为,其质子守恒式即为;
C项:由①→②过程中,先是,后;
D项:②点溶质为,其物料守恒式应为。
10.答案:D
解析:由滴定曲线可知,起始时,HClO的pH较大,故酸性较弱,A项错误;(NaOH溶液)=25.00mL时,溶液中主要含水解使溶液显碱性,但水解是少量的,故,B项错误;由于KHP是强电解质,起始时溶液中阴离子(HP)浓度很大,阴离子总数①③②,C项错误;由滴定曲线可知,消耗NaOH的量①②③,溶液中:①②③,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知,①、②、③中依次有,D项正确。
11.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可能得到亚硫酸氢钠溶液,由分析可知,亚硫酸氢根离子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中,故A错误;
B.亚硫酸氢钠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关系,故B错误;
C.亚硫酸钠是强碱弱酸盐,亚硫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分步水解,以一级水解为主,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故C正确;
D.溶液为亚硫酸氢钠溶液,由分析可知,亚硫酸氢根离子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中,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A项,滴入10mLKOH溶液时,所得溶液溶质为的水解常数,溶液呈酸性,错误;B项,时,,因此混合溶液pH=5-0.8=4.2,正确;C项,原溶液中加入10mLKOH溶液时,溶液体积从20mL变为30mL,此时:,错误;D项,滴入20mLKOH溶液时,溶液中溶质为,溶液显碱性,因此,错误。
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专题十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23年高考化学人教版(2019)二轮复习专题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