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单元夯实练*题含答案
人教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一、选择题。
1、在蔬菜生长的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据有关专家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浸泡买来的蔬菜时可以加入适量的( )
A.纯碱 B.白酒 C.烧碱 D.食醋
2、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4NH3+3O26H2O+2N2
B.Na2SiO3+H2SO4===H2SiO3↓+Na2SO4
C.2FeCl2+Cl2===2FeCl3
D.2HgO2Hg+O2↑
3、下图表示相连线的酸、碱、盐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右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左下图要求的是( )
4、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2SO4 Ba(OH)2 KCl B. Cu( NO3)2 NaCl KNO3
C. Na2CO3KNO3NH4Cl D. MgSO4 NaNO3KCl
5、(双选)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
A.NaCl、BaCl2、CuSO4、KNO3 B.Ba(NO3)2、NaCl、Na2SO4、HCl
C.NaOH、CuCl2、MgSO4、KCl D.HCl、Na2CO3、KCl、CaCl2
6、图 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B. C. D.
7、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 属于氮肥
B.凡施用过化肥的蔬菜都会危害健康
C.氯化钾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D.硫酸铵与磷矿粉从外观即可区分
8、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9、如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
A.甲:熟石灰;乙:稀盐酸 B.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
C.甲:氢氧化钠溶液;乙:水 D.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
1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固体氢氧化钠
B. 移开蒸发皿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测定溶液的pH
11、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H+、Na+、Ba2+、Cl-、SO、CO六种离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 )
A.H+、Na+、Ba2+ B.H+、Ba2+、Cl-
C.Na+、SO、CO D.H+、SO、CO
12、按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
向少量Na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现象 ① 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CuSO4+2NaOH Cu(OH)2↓+Na2SO4 ②
A.①有蓝色沉淀
B.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
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
*13、我国某地曾发生过把外形和食盐相似,有咸味的工业用盐误作食盐,食用后发生中毒事件,这种工业用盐可能含有的有毒物质是 ( )
A. K2MnO4 B. Na2CO3 C. NaNO2 D. CuSO4
14、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A.硫酸钾 B.硝酸铵 C.磷矿粉 D.氯化钾
15、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课外小组利用如图装置验证碳酸钠的性质。
A B
(1)将注射器1的针头向瓶内推进,使针头下端进入瓶内液面下,抽取少量A中液体,此时注射器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验证碳酸钠是碳酸盐,应进行的操作及观察到现象是 。
【答案】(1)Na2CO3+Ca(OH)2===2NaOH+CaCO3↓
(2)将注射器2中的稀硫酸推入瓶中,A中有气泡产生,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A.塑料 B.食盐 C.牛奶 D.硝酸铵 E.氯化钾
(1)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________ ;
(2)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氮肥是________ ;
(3)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________ 。
18、以食盐为原料进行生产并综合利用的某些过程如下图所示:
(1)为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和Na2SO4杂质,加入下列3种过量试剂的顺序依次是(填序号)________;
A.Na2CO3 B.NaOH C.BaCl2
(2)将滤液的pH调至中性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
(3)流程中所得饱和食盐水可用于制取纯碱等产品,其主要反应原理:
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 + H2O + CO2↑,若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中加入过量生石灰,则可获得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其化学式是________;
(4)该流程的主要产品纯碱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试举一例:________。
19、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MgSO4和FeCl3,技术人员逐渐加入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pH,先后分离出两种沉淀,并通过系列处理得到有价值的产品。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1)固体A与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操作②时,当 即可停止加热。
(2)固体B加热的产物是两种常见氧化物,则另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3)溶液a除了可能含有NaOH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0、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钾、硫酸铜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流程和现象记录如下:
【资料】氯化钙、氯化钡、氯化钾三种溶液均呈中性。
(1)依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 (填化学式)。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 。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
。
*21、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课外探究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
①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E的作用是:
;
③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④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撤除装置C,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
22、现有:①维生素C、②蛋白质、③生石灰、④尿素、⑤硝酸钾、⑥铁粉,六种物质中,可用来作食品“双吸剂”(即能出去水蒸气和氧气)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蔬菜、水果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用来修补受损组织的物质是________。
23、为增加拉面的韧性,制作过程中添加了用蓬草烧制而成的草灰,即蓬灰.蓬灰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科学兴趣小组猜想蓬灰的主要成分可能是K2CO3 , 小组成员分甲、乙两组进行部分探究。
实验过程中的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你认为________(选“甲”或“乙”)组实验方法比 较理想,理由________ 。
三、推断题。
24、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
(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
①列车途经“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________色。
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2)“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
①“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个)。
②“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________(写一种物质),“稀盐酸”列车方能走完。
四、实验探究题。
25、为了测定粗盐(混有少量的泥沙及可溶性杂质)中氯化钠的纯度,进行如下操作:
①a计算产率,b过滤,c溶解,d蒸发,e称量粗盐,f称量精盐。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a(填编号)。
②蒸发时有如下注意事项,你认为错误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注入蒸发皿的滤液不超过其容积的2/3
B.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C.加热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滤液溅出
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③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两次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④实验结束时发现测得的纯度偏高,可能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溶解时加水过多 B. 蒸发过程中液滴飞溅
C. 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湿 D. 蒸发皿上有精盐残余
五、计算类题。
26、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 g全部溶解于150 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 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相关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
(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单元夯实练*题含答案
人教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一、选择题。
1、在蔬菜生长的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据有关专家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浸泡买来的蔬菜时可以加入适量的( )
A.纯碱 B.白酒 C.烧碱 D.食醋
【答案】A
2、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4NH3+3O26H2O+2N2
B.Na2SiO3+H2SO4===H2SiO3↓+Na2SO4
C.2FeCl2+Cl2===2FeCl3
D.2HgO2Hg+O2↑
【答案】B
3、下图表示相连线的酸、碱、盐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右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左下图要求的是( )
【答案】D
4、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2SO4 Ba(OH)2 KCl B. Cu( NO3)2 NaCl KNO3
C. Na2CO3KNO3NH4Cl D. MgSO4 NaNO3KCl
【答案】D
5、(双选)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
A.NaCl、BaCl2、CuSO4、KNO3 B.Ba(NO3)2、NaCl、Na2SO4、HCl
C.NaOH、CuCl2、MgSO4、KCl D.HCl、Na2CO3、KCl、CaCl2
【答案】C、D
6、图 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B. C. D.
【答案】A
7、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 属于氮肥
B.凡施用过化肥的蔬菜都会危害健康
C.氯化钾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D.硫酸铵与磷矿粉从外观即可区分
【答案】D
8、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9、如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
A.甲:熟石灰;乙:稀盐酸 B.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
C.甲:氢氧化钠溶液;乙:水 D.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
【答案】A。
1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固体氢氧化钠
B. 移开蒸发皿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测定溶液的pH
【答案】 C
11、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H+、Na+、Ba2+、Cl-、SO、CO六种离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 )
A.H+、Na+、Ba2+ B.H+、Ba2+、Cl-
C.Na+、SO、CO D.H+、SO、CO
【答案】B
12、按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
向少量Na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现象 ① 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CuSO4+2NaOH Cu(OH)2↓+Na2SO4 ②
A.①有蓝色沉淀
B.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
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D
*13、我国某地曾发生过把外形和食盐相似,有咸味的工业用盐误作食盐,食用后发生中毒事件,这种工业用盐可能含有的有毒物质是 ( )
A. K2MnO4 B. Na2CO3 C. NaNO2 D. CuSO4
【答案】C
14、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A.硫酸钾 B.硝酸铵 C.磷矿粉 D.氯化钾
【答案】C。
15、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二、填空题。
16、课外小组利用如图装置验证碳酸钠的性质。
A B
(1)将注射器1的针头向瓶内推进,使针头下端进入瓶内液面下,抽取少量A中液体,此时注射器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验证碳酸钠是碳酸盐,应进行的操作及观察到现象是 。
【答案】(1)Na2CO3+Ca(OH)2===2NaOH+CaCO3↓
(2)将注射器2中的稀硫酸推入瓶中,A中有气泡产生,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A.塑料 B.食盐 C.牛奶 D.硝酸铵 E.氯化钾
(1)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________ ;
(2)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氮肥是________ ;
(3)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________ 。
【答案】C;D;A
18、以食盐为原料进行生产并综合利用的某些过程如下图所示:
(1)为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和Na2SO4杂质,加入下列3种过量试剂的顺序依次是(填序号)________;
A.Na2CO3 B.NaOH C.BaCl2
(2)将滤液的pH调至中性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
(3)流程中所得饱和食盐水可用于制取纯碱等产品,其主要反应原理:
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 + H2O + CO2↑,若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中加入过量生石灰,则可获得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其化学式是________;
(4)该流程的主要产品纯碱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试举一例:________。
【答案】(1)BCA 或 CBA 或 CAB; (2)稀盐酸 ;蒸发 ;
(3)NH3 ; (4)用于洗涤剂的生产等
19、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MgSO4和FeCl3,技术人员逐渐加入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pH,先后分离出两种沉淀,并通过系列处理得到有价值的产品。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1)固体A与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操作②时,当 即可停止加热。
(2)固体B加热的产物是两种常见氧化物,则另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3)溶液a除了可能含有NaOH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答案】
(1) 大量晶体析出
(2)H2O (3)Na2SO4 NaCl
20、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钾、硫酸铜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流程和现象记录如下:
【资料】氯化钙、氯化钡、氯化钾三种溶液均呈中性。
(1)依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 (填化学式)。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 。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
。
【答案】(1)CuSO4 (2)BaCl2+Na2CO3==BaCO3↓+2NaCl
(3)Na2CO3、KOH KCl
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反之不含氯化钾
*21、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课外探究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
①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E的作用是:
;
③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④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撤除装置C,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
【答案】①Ba(OH)2+CO2=BaCO3↓+H2O;
②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进入装置D中;
③使氢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完全反应;
④偏大,偏大。
22、现有:①维生素C、②蛋白质、③生石灰、④尿素、⑤硝酸钾、⑥铁粉,六种物质中,可用来作食品“双吸剂”(即能出去水蒸气和氧气)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蔬菜、水果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用来修补受损组织的物质是________。
【答案】⑥;⑤;①;②
23、为增加拉面的韧性,制作过程中添加了用蓬草烧制而成的草灰,即蓬灰.蓬灰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科学兴趣小组猜想蓬灰的主要成分可能是K2CO3 , 小组成员分甲、乙两组进行部分探究。
实验过程中的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你认为________(选“甲”或“乙”)组实验方法比 较理想,理由________ 。
【答案】过滤;乙;证明滤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三、推断题。
24、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
(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
①列车途经“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________色。
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2)“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
①“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个)。
②“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________(写一种物质),“稀盐酸”列车方能走完。
【答案】(1)①蓝 ②Na2CO3+H2O+CO22NaHCO3
③Na2CO3+Ca(OH)2CaCO3↓+2NaOH(合理即可)
(2)①Fe+2HClFeCl2+H2↑(合理即可) ②Fe2O3(合理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
25、为了测定粗盐(混有少量的泥沙及可溶性杂质)中氯化钠的纯度,进行如下操作:
①a计算产率,b过滤,c溶解,d蒸发,e称量粗盐,f称量精盐。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a(填编号)。
②蒸发时有如下注意事项,你认为错误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注入蒸发皿的滤液不超过其容积的2/3
B.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C.加热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滤液溅出
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③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两次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④实验结束时发现测得的纯度偏高,可能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溶解时加水过多 B. 蒸发过程中液滴飞溅
C. 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湿 D. 蒸发皿上有精盐残余
【答案】e c b d f;b;漏斗;引流;滤纸破损;
过滤的液体液面高于滤纸;承接滤液的烧杯不洁净;C
五、计算类题。
26、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 g全部溶解于150 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 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相关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
(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答案及解析】(1)8.8
(2)设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x=21.2 g,y=23.4 g
反应后所得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2022—2023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单元夯实练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