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涟源市第二中学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试卷 答案(更新中)

涟源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答案
1-5 BCABA 6—10 BBAAB
11—15 CCACD 16 B
17. (1)继承:《德国民法典》借鉴了《法国民法典》的精华,以罗马法为主要法律历史来源;重视成文法的逻辑性和体系性,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典范;内容上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6分)
发展:《德国民法典》结构更加合理,内容更加丰富,反映20世纪时代发展的需要。(2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需要进一步完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成,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人民财富积累,人民利益和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提出更高要求。(8分)
18. (1)趋势:从关注环境卫生到全面关注人的生活状态和家庭卫生;医学理论基础愈发科学、精准;领导者和从业者的专业性日益增强。(4 分,答出2点即可)
(2)原因:工业革命的深人开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人运动的兴起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科学技术(生物学医学)的进步;民主政治的发展。(6 分,答出3点即可)
19. (1)主要特点:产生时间早,历史悠久;治理方式多元;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在边疆采用和内地不同的管理体制(因俗而治);以笼络安抚为主;注重边疆的“拱卫”作用;在“大一统”观念指导下制定边疆政策。(6分,答出3点即可) 意义: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扩大了国家疆域,巩固了封建统治。(2分)
(2)原因:西方列强入侵,民族矛盾的加剧;清政府国力衰退,面临财政危机;边疆治理政策本身的不足,脱离实际;传统边疆观念的束缚;清朝统治阶级对世界形势认识不清。(6分,答出3点即可)
20.[示例]问题:科举制到底该不该废除 (2 分)
见解:我认为科举制不能简单地保留或废除,而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统筹兼顾和循序渐进地改革。
科举制自隋朝创立以来,以分科考试为主要手段,公开、公平地选官,促进了读书向学的社会风气,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国家治理。它历经唐宋发展,虽有不足,但对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方式在19世纪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创立了近代文官制度。这些证明它具有自身的合理性。明清时期,为加强君主专制 , 发展成为八股取士,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和文章形式趋向僵化,逐渐脱离实用,禁锢思想,消极作用凸显。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内外变局和困局,中西文明碰撞交融,科举制面临挑战,必须改变。清末废科举,倡西学,培养新式人才,但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说明制度创新是必要的,但废除科举制是有诸多教训的。(8 分)
综上所述,破旧立新求发展,理性改革也是一种正确的选择。(2分)
(若考生提出其他问题,只要合题意,言之成理,亦可得分)涟源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48 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给分)
1.19 世纪末,中国的近代化出现新内容,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导致这种转变的内在原因是
A.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面记载的农具和农艺几乎都是两汉时期的,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 B.先进的耕作方式主要分布在南方
C.北方小农经济发展停滞 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下图是西安大雁塔进士题名帖。唐代新中进士,均在大雁塔内题名,故“雁塔题名”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关于材料所述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维护了世家大族的特权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 营造了社会重学的风气
4.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这些措施
A.缓和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B.体现了西汉治理边疆的灵活性
C.旨在缓解郡国制度的问题 D.阻碍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开展
5.罗马法学家莫德斯蒂努斯认为房屋的居住权的遗赠“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种事实”。居住权,不仅是房屋直接利用的权利,还包含了人类对居住的需求事实,这使得居住权超过市民法而带有自然法的色彩。可见,该法学家认为居住权
A.是公民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 B.未得到罗马自然法的保护
C.事关罗马社会经济秩序稳定 D.与财产继承制度密不可分
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二战结束后维护国际金融秩序稳定的重要力量。其成立时各国认缴资金的份额决定了该国在这一组织的发言权,而作为二战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美国,认缴的“会员费”远超其他国家。据此可知,二战后初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A.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B.成为维护美元霸权地位的工具
C.推动了国际贸易民主化的实现 D.为各国提供了宏观调控的杠杆
7.在全球交往中,面对文化的多样性,中国给出的方案是
A.促使世界上更多的国家接受中国文化
B.尊重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
C.促进西方优秀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
D.保持各国传统文化的纯正性,防止他国文化的渗透
8.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向主要表现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混合经济的发展 福利制度的完善 计划经济的推行
A. B. C. D.
9.吴元济(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割据准西对抗朝廷。817 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宰相裴度主动向唐宪宗请战,亲莅即城县回曲镇(今裴城镇)督战,唐邓州节度使李翘雪夜入蔡州,活捉吴元济平定叛乱。该事件说明唐朝
A.如此平叛终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为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提供了教训
C.节度使的设置是其割据亡国的根源 D.长期藩镇割据的不利局面即将结束
10.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馒头、炸油饼、胡饼深受内地人的喜爱。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稻北粟格局的形成 B.民族交融的加深
C.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 D.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11.明初只有两京乡试派翰林官任主考,各省聘明经公正的儒官、儒士担任,万历后,始定以翰林或科、部官派充。清初乡试主考官继承了明代选用京官的办法,一律由京官出任,每省任命正副考官各一人,后来改为一正三副,一直沿用到清末。主考官制度的变革
A.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B.促进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
C.促进科举考试公平公正 D.体现了君主专制权力加强
12.1938 年,中国共产党在山西武乡县进行反贪污、反摊派斗争,召开群众大会,改造旧有基层政权。开展这些活动主要是为了
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B.巩固反封建斗争成果
C.团结群众坚持抗战 D.减轻根据地民众的负担
13.19 世纪末,英国诸多生产领域出现了一批大企业。如 19 世纪 80 年代建立的诺贝尔工业公司,控制了英国的全部炸药生产;1888 年合并 65 家企业组成的盐业联合公司,控制了英国91%的食盐生产;1890 年成立的利华兄弟公司,控制了英国近 2/3 的肥皂生产。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英国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B.工业生产结构出现全面调整
C.国家大力支持企业合并 D.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已经破产
14.食品工业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改变食物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方式等。在现代,工业化食品借助广告和零售业的商业革命,为我们带来不少便利,如广受欢迎的辣条、方便面就是典型的工业化新食品,云南石屏豆腐、浙江金华火腿等地方特色美食借助工业化大生产得以销售至全国各地。这说明
A.工业加工使食品质量有一定下降 B.工业化食品提高了工业化水平
C.工业化生产丰富了日常食物种类 D.工业化食品符合了国人饮食*惯
15.1888 年的《地方政府法》规定,作为地方权力机关,郡、那级市和伦敦郡议会必须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将以往由治安法官负责的大量事务交由议会负责。这一法案
A.使政治权力从贵族转移到议会 B.统一了城乡公民的选举权
C.开创了民选产生自治机构制度 D.推动郡自治制度的民主化
16.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 B.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C.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D.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二、非选择题(共52 分)
17.(16分)民法典
材料一 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全文共3编:人法、物法和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 《法国民法典》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
1900年施行的《德国民法典》,是大陆法系国家第二部重要的民法典,至今有效。它分为5编,包括总则、债的关系法、物权法、亲属法和继承法。《德国民法典》中有些规定是《法国民法典》没有的。
材料二 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1979 年,第三次启动编纂民法的工作。由于当时制定一部完备的民法典条件还不具备,立法机关按照“成熟一个通过一个”的思路,先制定民事单行法律。
1999 年和 2004 年,“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2002 年,第四次民法典起草工作开始,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
2015 年,第五次民法典编纂工作启动,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修改已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情况作出新规定。2020 年,民法总则与民法典各分编合并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
——摘编自《关于的说明》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德国民法典》对《法国民法典》的继承与发展。(8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21世纪初中国加速民法典编撰的原因。(8分)
18.(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面对工业化和都市化带来的垃圾、下水道、供水以及居住等问题,1842 年,英国人埃德温·查德威克率先提出治理公共卫生。基于当时瘴气和接触传染的医学观念,此时的公共卫生对因营养不良和恶劣居住条件引发的天花、伤寒和慢性病尤为重视。19 世纪中叶,公共卫生改革者声称,工人阶级不良的健康状况和过早死亡减损了社会劳动能力,进而降低了社会效率。他们提倡利用政府资金提升公共卫生水平,由此可减少为孤儿寡母提供的救济。19 世纪后半期,公共卫生成为非常专业化的职业;公共卫生最终接受疾病传播的细菌理论,从而建立在科学的医学基础之上;公共卫生干涉的领域从环境卫生转向家庭卫生;公共卫生运动最初的领导者几乎都是社会改革者,医生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进程中逐渐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杜丽红《世界现代公共卫生史的兴起与近代中国相关问题的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英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趋势。(4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因。(6 分)
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朝已开始出现“小行人、象胥、掌客、怀方氏”等具有周边民族事务管理性质的官职,秦朝正式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唐朝边疆民族的首领可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但需向唐王朝缴纳贡赋,统于唐王朝的中央政府。此外唐王朝还在边唾地区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妥善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元朝在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帝师和宣政院机构;在元朝兴起之地漠北,设岭北行省,基本行政单位仍是蒙古传统建制,并部署军队,成守的同时进行屯田。明朝靠近内地的少数民族统治区减少,明政府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的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和修订相关法规,强化边唾管理的同时,还鼓励内地百姓外迁至边疆谋生与开垦。
——摘编自谷家荣、罗明军《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历谱识认》
材料二 19 世纪以后,清政府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维持衰退中的国内政治、经济体系,保卫边疆安全的能力逐渐低落,导致面临深刻的边疆危机。对此,清政府通过推行一系列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来“昭示主权”,比如在新疆、台湾等边疆地区设省。日渐减少的财政收入使得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海防”和“塞防”之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海防大门之后,面临着海疆危机,传统的边疆观不得不进行转变,清政府开始筹办近代海军。但是这些迫于外部压力之下的政策转变,忽略了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清未边疆政策的失误也非常明显。
一一摘编自施润棋《清末我国边疆治理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意义。(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6 分)
20.(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科举制废除前后的几种论述(下表)。
根据材料论述,就科举制的存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并阐释自己的见解。(要求:问题具体,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湖南省涟源市第二中学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湖南省涟源市第二中学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试卷 答案(更新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