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专题微讲之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4讲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一、专题主线
线索1:(1)农业出现以后,逐渐形成村落。村落的手工业者定期交换物品,逐渐形成集市。集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集镇。
(2)集镇便利了物品交换,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多,出于防卫或商贸的需要,具有多种功能的城市出现。
线索2:(1)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引发了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同时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2)近代以来,在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也日益加剧。
二、模拟练*
1.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依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村落,因为( )
①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③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东汉时,“从城市分布的地域空间结构看,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和陕西五省区),其城市数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2/5;其次为淮河流域(约占14%);而东南沿海分布最少。”这些城市网络和腹地从较为原始的几大经济区经过发展大体上形成了“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的十大城市经济区域。材料表明这时期( )
A.城市体系等级序列逐步建立完善 B.各具特色的城乡区域经济区兴起
C.商品农业发展促进城乡结构重组 D.草市的蓬勃发展以及市镇的兴起
3.“镇”最初是县城之外军事要塞的专称。宋代以后,一些镇的工商业逐渐发展起来,朝廷在那里“设官以镇防”的同时,还兼管“火禁,或兼酒税事”。到明代中叶,市与镇的分野消失,市镇成为县城以下乡村地区工商业集镇的统称。由此可知,宋代以后镇的发展( )
A.表明中央放松了对地方的军事控制 B.巩固了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
C.体现了政府对商业活动监管的松弛 D.便利了农村居民的物品交换
4.《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对中国古代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有如下统计
时期 战国 西汉 唐 南宋 清
城市化率 15.9% 17.5% 20.8% 22.0% 6.7%
请指出南宋时期城市化率程度最高的原因是( )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坊市界限被打破
③政府不再限制商业发展 ④商业发展的推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古代两河流域的民居,多以由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建成,木材使用较少;而古埃及的民居大量使用木材,常以甘汶和椰子叶铺成屋顶。这表明( )
A.生产方式决定建筑风格类型 B.古代两河流域建筑技术高超
C.古埃及的自然环境更为优越 D.早期文明深受自然条件影响
6.北纬30°线是一条神奇的纬线,在其附近产生了许多文明,各文明的民居因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俗的差异而各具特色。下列民居的特点与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
①房屋多用泥和木材修建,房屋具有防晒保温功能
②住宅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
③住宅的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普遍采用木构抬梁结构
④房屋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建造而成,用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下图是英国1700 1959年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ab段城市化启动得益于民族国家形成 B.be段城市化迅速发展得益于工业革命
C.cd段城市化进程加速缩小了贫富差距 D.de段城市化达到顶峰源于国家的干预
8.1950年至1970年,居住在都市中心的拉丁美洲人从39.3%增加到53.5%。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在1950—1960年的10年间增加了19%,而都市人口却增加了67%。80年代,拉美城市人口可与欧洲(73%)和北美(74%)相媲美。这种现象的出现( )
A.主要受国际移民潮影响 B.加剧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C.限制了社会的阶层流动 D.促成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
9.下面是某学者模拟的中国城市兴起的空间结构图。中国近代有一类城市以“Ⅱ商埠区”为主,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是( )
A.北京 B.西安 C.上海 D.深圳
10.城市发展使市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下列住宅新变化先后出现的顺序是( )
①电梯 ②钢筋混凝土技术
③生态宜居示范区建立 ④集中供暖和制冷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②④③①
11.19世纪初英国在50人以下的选邑中,20个人口在20~50之间,4个人口在10~19之间,1个人口只有5名,还有两个根本就没有人住。而1820年时,新兴工业城市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三个市人口总计50万,却未能分配到一个议员席位。材料现象表明( )
A.议会主权地位仍未确立 B.民主制度待进一步完善
C.工业革命加剧阶级矛盾 D.英国需要降低选民资格
12.下表是1805—1842年英国城市和乡村刑事犯罪数字和案件类型的统计数据。根据数据可知,这一时期( )
1805年 1815年 1825年 1835年 1842年
刑事犯 罪数字 英格兰和威尔士 4605起 7898起 14437起 20731起 31 309 起
赫里福德郡 (乡村地区) 2109起 3580起 4405起 5699起 6032 起
侵财类案件所占比例 13.3% 34.6% 47.9% 59.4% 67.3%
A.传统城市管理机制的失范 B.工业化造成道德水平滑坡
C.贫富分化导致了经济犯罪 D.城市化成为高犯罪的温床
13.匠人营国
材料一 《周礼·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为系统的城市规划理论文献,其成书年代大致为春秋战国时期。关于王城布局,该文献提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材料二 周公是兴周灭商﹑辅佐成王和创立周代礼乐制度的元老重臣,其封国为鲁。根据考古发现,周代鲁城布局如下表。
形态特征 考古实测资料
长宽 东西约9里,南北约7里
城门 已发现南面2门,东、北、西各3门
道路 东西、南北向各有五条干道
核心功能布局 宫庙居中,面朝后市,居民区居东,墓地居西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文献记载的王城布局与考古发现周代鲁城布局的差异,并结合所学推测原因。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述周代鲁城考古发现的价值。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流动无疑包括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两部分。明朝人江盈科对纵向流动总结了一条变化规律,其向上的流动规律:贫穷之家→温饱之家→文墨之家→瞽缨之家→富贵之家;其向下的流动规律:富贵之家→歌舞之家→鬻贷之家→贫穷之家……明代社会的横向流动,首先体现在人口的分化和等级制度的解体上。自明代中期以后,农村人口开始分化……传统“四民”中的农,由于“不乐其生”的原因,开始寻求两条新的出路:富者趋末经商,贫者货产僦(租赁)庸。其次,人口的横向流动,广泛的移民层的存在,则是明代社会横向流动的另一标志。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
材料二 18世纪中后期是中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历史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山东、河北人流向东北,河北、山西、山东人流向内蒙古南部,陕西人流向大西北,湖广人流向四川。流动人口的职业,资料显示,占据第一位的是佣工,第二位是自家耕作的农民,第三位是小商贩,第四位是手艺人,此外还有挑夫、教书先生、奴婢、流丐、僧侣,以及配遣犯,多系下层社会人士。
——摘编自冯尔康《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的流动人口》等
材料三 198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城镇在对农民封闭20多年后,终于使他们向城市迁移、就业成为可能……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广东省的流入人口规模在全国居首位。90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对流入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与珠三角等地区成为流入人口集中的都市圈。
——摘编自郑真真、杨舸《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流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社会流动与国家发展”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依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并结合所学可知,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并没有成为多数人的选择,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故①④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
2.答案:B
解析:据材料“这些城市网络和腹地从较为原始的几大经济区经过发展大体上形成了‘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的十大城市经济区域”,可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不同区域的城市经济水平也不一样,各具特色,B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城市经济区域,与城市体系的等级序列无关,排除A项;东汉时商品农业还未发展,而且当时城乡结构并未重组,排除C项;宋代时草市和市镇才兴起,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的镇在宋代以前,以军事功能为主,宋代以后,镇的经济功能日益凸显,到明代中叶,“市与镇的分野消失,市镇成为县城以下乡村地区工业商业集镇的统称”,镇的这种变化促进了乡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便利了农村居民的物品交换,D项正确;古代中央政府一直都重视对地方的军事控制,并没有放松对地方的军事控制,排除A项;镇在县城以下乡村地区的发展,引起了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的改变,排除B项;镇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商业活动监管的松弛,排除C项。故选:D。
4.答案:D
5.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民居住房在建筑材料、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结合所学可知,两河流域与尼罗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存在很大不同,所以,自然条件的影响是导致两地民居建筑不同的主要原因,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自然环境影响建筑风格,没有提及生产方式,排除A项;材料比较的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民居建筑的不同,无法体现两地生态环境的优劣或建筑水平的高低,排除BC两项。故选:D。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古埃及:大多数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这种房屋具有防晒保温功能;②古希腊罗马: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民居的核心。古罗马住宅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③两河流域:人们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建造房屋,用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④古代中国:自先秦以来,中国民居的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住宅的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民居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综上所述,①②正确,③④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英国的城市化。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be段处于1800~1850年,此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期间,因此be段城市化迅速发展得益于工业革命,故B项正确。ab段城市化的启动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始,排除A项;cd段城市化的发展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贫富差距加大,排除C项;国家干预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de段英国城市化达到顶峰不是源于国家干预,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从材料数据可知,拉丁美洲的城市人口增长快于农村人口,这说明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与乡村的差距拉大,加剧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B项正确;这一时期并没有大量移民到拉丁美洲,排除A项;这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排除C项;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一定会促成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C
解析: 考查鸦片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的兴起源自鸦片战争后的开埠通商,城市以商埠区为主,故C项正确。北京、西安都曾是古代都城,老城区较大,故排除A、B两项;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兴起的城市,并不是近代兴起的,故排除D项。
10.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住宅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50年代,电梯的发明,使人们生活更加便捷;19世纪70年代,在住宅上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20世纪后,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推行生态宜居示范区的建立,故①②④③排序正确,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体现的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工业城市的崛起,以及旧选区的衰败造成英国议会各选区席分配不合理,这就说明英国的民主制度待进一步完善,B项正确;议会主权地位在《权利法案》颁布后旧确立了,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议会各选区席分配不合理,不是阶级矛盾,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议会各选区席分配不合理,需要重新划分议席分配,而不是降低选民资格,排除D项。故选:B。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805—1842年英国城市和乡村侵财类案件比例不断上升,且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刑事犯罪数字要比乡村地区的高。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展,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新的城市管理机制还需要改进,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工业化造成道德水平滑坡,排除B项。侵财类案件不等同于经济犯罪,排除C项。D项将高犯罪率归咎于城市化,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排除D项。
13.答案:(1)差异:长宽不同。《考工记》记载方九里,鲁城东西9里,南北7里;城门数量不同。《考工记》每个方向三个门,鲁城已发现的数量较少;道路数量不同。《考工记》记载有九条干道,鲁城仅有五条。
原因:《考工记》是理想的古代都城规划,鲁城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自然地理等因素;考古发掘的局限性,还未发现;《考工记》记载的是王城的建制,而鲁城仅为诸侯都邑。
(2)鲁城是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对于研究周代诸侯的都邑布局、理解中国古代城市布局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体现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可以印证《考工记》等文献中关于周代营建城市制度的记载,补充文献记载的不足,纠正文献的错漏。
解析:
14.答案:(1)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推动:土地兼并加剧,朝廷赋役繁重: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地域经济与人口发展不平衡:政府人身控制松弛。
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东部城市需要大量劳动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国家政策的鼓励: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农村有大量利余劳动力。
(2)示例:
论点:社会流动促进国家发展
论述:社会流动包括阶层上下流动和人口区域流动或者行业流动,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社会和国家活力的体现,都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阶层上下流动是社会上升通道畅通的表现,有利于更多富有活力和先进人才进入更高社会层级,促进社会体制机制的创新发展,如古代的科举制度和高考制度的恢复,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社会阶层的向下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淘法了上层冗余,促进了社会上层的更新:人口的区域流动和行业流动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分配和行业的优化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家区域和产业发展。如古代农民被迫从商,如18世纪末19世纪初,山东、河北人流向东北,河北、山西、山东人流向内蒙古南部,陕西人流向大西北,湖广人流向四川流动,也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广东,这样一方面解决了人口输出地的人口富余,也有利于促进流人地的劳动力紧张,职业变迁导致人口流动也有同样的作用。当然过于剧烈的阶层流动和人口流动也会给国家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应该要注意关注和防范。
由此可见,一定程度上的合理的社会流动有利于缓解阶层,区域和行业过剩和合理分配的问题,促进阶层、区域和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国家发展。
解析:(1)原因:根据“由于不乐其生的原因,开始寻求两条新的出路:富者趋末经商,贫者货产僦(租赁)庸。”“18世纪末19世纪初,山东、河北人流向东北,河北、山西、山东人流向内蒙古南部,陕西人流向大西北,湖广人流向四川。”“198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推动;土地兼并加剧,朝廷赋役繁重;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地域经济与人口发展不平衡;政府人身控制松弛。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东部城市需要大量劳动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国家政策的鼓励;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2)本问较开放,言之有理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可知,社会流动促进国家发展。论述可结合中国古代人口流动所带来的积极意义进行作答。
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专题微讲之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讲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含解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微讲之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讲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含解析)试卷 答案(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