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山东省聊城市多校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答案)试卷 答案(更新中)

2022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联考测试
历 史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平定武庚(商纣儿子)叛乱后,周成王、周公旦便将微子启(商纣庶兄)封于宋地,以殷治殷,而将微子启的儿子烈祖封在了西周的王畿之地,并继续担任史官一职。西周这些做法旨在
A.拓展华夏文明的空间 B.削弱血缘政治影响
C.提高史官的政治地位 D.稳固西周统治秩序
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与大臣们前后斗争了十几年,终因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明朝时常发生。这反映了明朝
A.官僚政治运行机制成熟 B.皇权专制不再强化
C.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D.早期启蒙开始兴起
“公元前 399 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抽出 501 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做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处其死刑。”该材料说明当时雅典民主政治
A.司法审判程序存在问题
B.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C.多数票原则保证了司法公正
D.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工具
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上述现象表明(  )
A.议会的权力和作用被削弱 B.英国的政治制度已发生变化
C.议会的立法权力正在丧失 D.议会对内阁起到了限制作用
下图为中国封建时代某种选官制度的选才程序。此图可反映出
A.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
B.九品中正制选才程序具有严谨性
C.九品中正制的选才标准是家世门第
D.士人们普遍关注和追求进士科目
有学者指出,学界评价科举制,多从其“得人”出发,把着眼点放在科举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上面。这反映出科举制的推行
A.增强了各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为国家治理提供了人才基础
C.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局面 D.导致封建官僚队伍急剧膨胀
中古时期,西欧所有官员都是国王的臣仆,实行“恩赐官爵制”。直至 19 世纪末,英国政府的管理职能依然十分有限,主要是维护社会秩序,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公职人员的任用仍以任命为主。这反映出公职人员的管理
A.尚未借鉴中国式的考试制度 B.没有形成科学的规范与制度
C.实质上是恩赐官爵制的变体 D.影响英国资本主义制度成熟
18 世纪末以来,西欧各国纷纷借鉴中国的科举制,逐步推行文官考试制度,促进了社会发展。但科举制在中国却越来越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并最终于 1905 年被废除。造成这种不同后果的根本原因是
A.西欧的文官考试制度是新生事物,中国的科举已实行 1000 多年
B.西欧文官考试制度注重实用性知识,中国科举制八股取士很僵化
C.西欧的文官考试制度公平公开,而中国的科举制作弊现象严重
D.两欧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而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唐律疏议》规定:均田制下授田有定额,“老、小、寡妻受田各有等级,非宽闲之乡不得限外更占(注:占有土地数量不能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并且只有受田不足才可以向私人买入。这表明唐代均田制
A.具有抑制兼并的意图 B.增加农民的赋税负担
C.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 D.没收地主的超额占田
“从前造访朝廷的人是极少的;但是在査士丁尼当政时,由于法官们已不再有行使审判的自由,所以法庭成为人迹罕至的地方,而君主的宮廷之中,前来恳请拜托的诉讼者却络绎不绝,人声鼎沸。”这表明当时的罗马
A.社会动荡政局不稳 B.法律遭到君主专制的破坏
C.法律体系并不完整 D.法律是奴隶主统治的工具
有观点认为:战国李悝的《法经》与《十二铜表法》大致同时出现,但是中国古代的法与刑是相通的,人们从法律体系中,所感受到的不外是“禁止做”、“必须做”的义务性要求,而罗马法注重的是“可以做”的权力性规定。由此可知
A.罗马法注重诉讼陪审的形式 B.中国古代法律讲求以礼入法
C.罗马法更加注重自然法精神 D.中国古代注重将道德法制化
如图所示是波斯人仿明朝青花瓷制造的釉下彩青花陶壶,从史料价值看,它可以
A.折射波斯帝国陶瓷工艺
B.佐证伊朗高原民族也有饮茶风尚
C.证实海上丝绸之路可以通航波斯湾
D.反映当地人在审美等方面受中华文化影响
《元史 地理志一》中称:“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从实质上说明元朝时
A.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C.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 D.边疆与内地的差别消失
自 13 世纪元朝将西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起,直至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在将西藏纳入统一国家的前提下,还采取了“因俗而治”“因事而治”等特殊的政策,在行政建制和治理方式上,采取与全国其他地方有所差异的措施。材料意在强调
A.西藏自治区成立于新中国成立前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背景
C.西藏自治区成立的历史渊源 D.元朝宣政院是自治制度的雏形
如图是 20 世纪 50-70 年代大国关系图。阅读如图(“一”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分别指
A.英法美 B.英美苏 C.中苏美 D.美中苏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民族国家的构建民族国家是近代新出现的国家形式,较早建立民族国家的英法美等国,也由此成为那个时代脱颖而出的强者。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他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 古代中国从来不曾出现过民族主义的观念,仅有的是对一家一姓王朝或华夏文化的认同。……“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极度缺乏国家观念,而总爱说‘天下’,……见(现)出其完全不像国家。” ——乐山主编《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
材料二 路易十四(1643—1715)宣称“朕即国家”,一人独揽全部国家大权,并且把王权神圣化,给自己冠以“太阳王”的称号。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人们在一位有道明君治理下才有一个祖国,在一个昏君统治下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祖国了。
——伏尔泰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了法兰西民族。
——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三 辛亥革命在形式上将我们从封建王朝中解放出来,代之以崭新的共和国形式。……国家第一次与领土、民族、主权等现代的概念牢牢地结合在一起。辛亥革命以后的五四运动、抗日战争……都是通过对民族国家特有的主权意识的争取来唤醒整个国家和民族,争取的是在民族国家之林的生存权利。……这就是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力量。
——摘编自朱月白《从朝代之国走向民族之国》5 问题
(1) 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人们怎样“国家观”?(4分)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近代以来法国人的“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5分)
(3)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西方国家理论在近代中国的实践”,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4) 结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钦定宪法大纲》 第一部分为正文,共 14 条,规定皇帝为权力主体。第二部分为附录,共 9 条,规定臣民的权利和义务。臣民按照法律规定,有纳税、当兵、遵守法律等义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人民”作为宪法概念正式登场。在规范权利时使用“人民”概念,人民指个体的人,不再是被统治的客体,取得了主体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 年) 相比于之前的 54 宪法、75 宪法以及 1979、1980 年的两次修宪,在“人民”概念的使用上,虽沿续了“革命人民”的传统,不过,人民的革命色彩隐退,权利色彩日益浓厚,在宪法上构建了普及于所有中国公民的“人民”概念。
——摘编自周永坤《中国宪法中“人民”概念的变迁与宪法实施》
依据所学,围绕“从臣民到人民”的变迁,对材料进行评析。
伴随着英国政治现代化的历程,近代文官制度逐渐在英国形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财政大臣罗金厄姆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扩大内阁的权力,于 1782 年推动议会通过了《文官定员法案》,同时要求限制国王恩赐官职的权力,把任命文官的权力从国王之手转入到内阁各部门负责人的手中。此次改革是英国的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涉及职业道德操守、专业化、任用制度等方面,其首要意义在于彻底阻断了国王对政府的控制和干预,将文官及整个文官体系完全纳入了议会的领导之下。1805 年,财政部还首先设立了常务次官,常务次官不随执政党的更替而更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摘编自肖俊《渐进的制度文明: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与贡献》
材料二 19 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从政治上促进本国经济发展。1855 年,在议会专门委员会作出的调查报告基础上,英国颁布文官制度改革令,将国王、少数政治寡头和高级文官的恩赐官职特权转交到文官委员会,真正开始采用考试录用的办法选拔任用文官。1870 年,政府继续颁布改革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竟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晋升依政绩而定。英国文官制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通过上述两道法令确定下来,从而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阎照祥著《英国政治制度史》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此次改革的政治因素。(4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 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4分)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启示。(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是由于对国际联盟的超越,联合国才避免了国际联盟在维护和平方面的诸多尴尬。在此基础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难以数计的决议,其中相当大一部分都是为了维护国际和平的决议。当然,还有一个方面应该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如今的世界贸易组织)等,是“联合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编自杨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和平》
材料二 美国冷战史学家加迪斯用“漫长的和平”来形容冷战。美苏都未抱有以与对方直接发生战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打算,为准确把握对方意图,避免因误判导致战争意外发生,仅在军控领域两国就进行了多轮谈判,到 1987 年陆续签订了《反弹道导弹条约》、《美苏防止核战争协定》、《中导条约》等协议。这即使并非美苏战略稳定的根本原因,至少起到了缓冲与调和双方战略紧张关系、防止世界战争的客观效果。
——据桂立《苏美关系 70 年》等
材料三 中国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活动……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 170 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 100 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多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人教版必修一教材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对国际联盟继承和超越的表现。(4分)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之间为什么能维持“漫长的和平”? (4分)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成就,指出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4分)
(4) 综上,谈谈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分)
高二历史期中参考答案
1-15 DABAB BBDAB CDBCD
16.
(1) 国家观:西欧人国家观念、民族意识淡薄;中国人缺乏国家观念,只有一家一姓的王朝。
(2) 变化:15 世纪,法国成为专制王权国家,路易十四时期王权达到顶峰,王权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18 世纪启蒙思想家们批判君主专制,否认封建君主是民族和国家的象征(把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结合在一起);启蒙思想的传播以及法国大革命,进一步促进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增强,法国从专制王权国家转变为近代民族民主国家。
(3) 理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开始构建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国的建立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的意识,对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4) 观点: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是基于各国自身的历史传统、经济文化不断发展演进的结果,并对其历史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认识:中世纪西欧,民众的国家观念、民族意识淡薄。在英法百年战争、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等推动下,英法等专制王权国家逐渐转变为近代民族(民主)国家,成为时代脱颖而出的强者。古代中国民众缺乏国家观念,只有一家一姓的王朝观。随着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国人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辛亥革命及民国的建立,近代民族国家开始构建,推动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进程。
17. 清末预备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臣民”仍是帝王统治的对象。
辛亥革命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采用“人民”的概念、个体性,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民主化探索的成果。
“文革”结束后,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阶级斗争,实行改革开放,人民概念的革命色彩淡化,强化了公民权利的保障,推动改革开放的发展。
总之,在不同时期的宪法文件中,权利意识与保障逐渐增强,体现了民主化。
18.
(1) 主要成就:取消了国王的人事任免权;确立了文官常任原则;文官体系纳入议会领导。
政治因素:议会和国上的斗争;两党政治的发展;责任制内阁的发展。
(2) 主要内容:公开考试录用文官;实行文官政绩晋升制。
历史意义:有助于减轻政界腐败风气;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巩固了议会改革的成果;有助于促进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3) 启示:公开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
19.
(1) 表现:继承:宗旨一致,都是维护世界和平。
超越:设立安理会;大国一致;构建世界经济体系。
(2) 原因:避免对方直接战争;沟通协调机制;势均力敌;吸取二战教训;核战争的威慑。
(3) 成就: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形成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地位: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4) 发挥国际组织作用;合作共赢(沟通协商);大国责任担当。

2022-2023山东省聊城市多校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答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2022-2023山东省聊城市多校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答案)试卷 答案(更新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