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中2022-202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2月)历史试题(B班)(答案)试卷 答案(更新中)

永丰县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B班)
一. 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项目获准列入此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拥有复杂的水利系统、成熟的稻作生产、统一的文化信仰、礼仪建筑和分化的社会阶层等,呈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据此可以推测当时( )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 B.禅让制是权力传承的主要方式
C.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D.黄河流域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2.史载:“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察举制 B.汉朝行“推恩令” C.元朝广设行省 D.三公九卿制
3.北魏明元帝(409-423年)设中书学,以汉人索敞为中书博士,其学生“前后显达至尚书、牧守者数十人”。到孝文帝时,有记载的88位中书博士,只有一位是鲜卑贵族;42位中书学生,只有三位是鲜卑弟子。这些中书博士和中书学生“皆冠冕之胄(世家子弟)”。北魏设置中书学意在
A.笼络汉族高门巩固统治 B.教育鲜卑子弟全面汉化
C.提升鲜卑贵族的地位 D.团结鲜卑贵族推进改革
4.唐太宗的治国理念之一是“民本”思想。下列表述最能体现此思想的是
A.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
B.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
C.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D.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5.论及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多元文化的面貌,有研究者指出:“这个时代,儒玄佛道四家并立,而且相互影响,有的人儒玄双修,有的人调和儒佛。……(这其中),佛教在这一时期初步完成了中土化的过程,道教则完成了官方化的过程。”该时期这一多元文化面貌的出现,反映了
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逐渐确立 B.儒家思想的核心地位受到冲击
C.庞大而又严密的理学体系建立 D.儒学的正统地位在根本上动摇
6.《旧唐书》中载:“天宝中,缘边御戎之地,置八节度使……赐之旌节……专制军事。”由此可知,唐朝设节度使的本意为
A.驻军边陲,防止外来民族侵扰
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拥有政治自主权、财权等
C.主持沿边地区政务,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D.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友好合作
7.北宋实行划分坊郭户等的政策。辽州(今山西)“一户开饼店为活,日掠房钱六文”,定为第四等。另一户家业二十七贯文,定为第五等。而两浙路,坊郭户家业不及二百千免输役钱。材料说明宋代( )
A.坊郭户是纳税的主体 B.城市民户普遍贫困
C.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 D.重农抑商政策改变
8.解读下表,正确的是
A.“人治”不断加强 B.传统主流思想贯穿始终
C.文人治国风骨凸显 D.集权制度建设探索前行
9.明清商人往往采取“合伙”、委托资本(把资金委托给有商业才能且值得信赖的人经营)通过各种人际关系(包括亲戚、朋友、同乡等)提供资本等方式进行筹资活动。这些筹资方式
A.推动了商帮的形成与发展 B.促使股份制企业出现
C.导致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D.催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10.清朝在制订本国商人出海贸易的管理制度时,依据的是“重农抑商”政策;而在制订外商来华贸易的管理制度时,依据的则是“怀柔远人”的思想。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观念制约对外贸易 B.经济政策与前朝明显不同
C.外商来华得到政府鼓励 D.制度更新助推社会转型
11.据嘉庆《两淮盐法志 科举志》记载:“明代两淮共取进士137名,其中徽、晋、陕籍者106名;共取举人286名,其中徽、晋、陕籍者213名,均占70%以上,盖皆商人子弟。这说明此时期( )
A.部分地区的商人广泛享有科考权 B.市籍者不得宦的古训被彻底打破
C.商人参与科考的各项限制被放宽 D.政府控制商人势力维护专制集权
12.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中、英战争 B.中、法战争 C.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魏源的《海国图志·筹海篇》共有四篇即《议守上》、《议守下》、《议战》与《议款》,分别阐述了在抵御英国侵略上如何防守、如何进攻及如何与英国和平共处。他强调在防守得力、进攻得胜之下,并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对内改革,禁绝鸦片,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互市通商。材料信息反映了魏源
①彰显海防意识 ②挑战传统心态 ③改革开放意识 ④中体西用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中各项条款的规定
D.列强企图通过战争满足其资本输出的经济要求
15.川汉铁路公司的《商榷书》以巧妙而隐晦的言词,一方面要川人“竭尽赤诚,协助政府”,“厝皇基于万世之安”;另一方面,又揭露清政府“日以卖国为事”,“夺路劫款转送外人,激动我七千万同胞幡然醒悟”。与此相关的史实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推动北伐战争的兴起
16.下列内容涉及对孔子重新认识和评价的有:
①《孔子改制考》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三民主义”④新文化运动中新道德与旧道德的论战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签署并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1921年他却在《五权宪法》中指出:“在南京定出来的民国的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在一次讨论中他又说:“内阁制,纯恃国会,中国本身基础,犹甚薄弱……国会且然,何有内阁?……我以为这个执行约法,只有一年半载的事情,不甚要紧,等到后来再鼓吹我的五权宪法,也未为晚。”由此可见
①《临时约法》的内容不符合孙中山的主张
②《临时约法》较《五权宪法》有更广泛的群众支持
③ 当时中国缺乏实行内阁制的条件
④ 孙中山希望在《临时约法》的基础上推动《五权宪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孙中山先生十分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民权主义思想
19.“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的这首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秋收起义 B.红军长征 C.平津战役 D.解放南京
20.“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主要是由于
A.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
C.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D.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统一的基础
21.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共中央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其主要的意义在于
A.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C.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D.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
22.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23.口号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按提出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造反有理
②发展是硬道理
③向科学进军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24.1978年下半年,广东出现“逃港”高潮,仅8月就达6709人,逃出1814人,1979年春节后又出现“逃港”现象。这一现象直接影响了
A.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C.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
D.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
25.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数百名小朋友手持和平鸽模型灯笼表演了《闪亮的雪花》,表演中,一只“小鸽子”掉队了,被一只稍微大的“鸽子”拉回鸽群,共同汇成一个完整的心形。开幕式之后,“一鸽都不能少”“迷路的孩子早点回家”迅速登上热搜。这反映了( )
A.“一国两制”成为两岸民众的共识 B.两岸关系翻开了历史性一页
C.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D.民众希望两岸实现经贸合作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宋代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辉煌时期,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三大发明基本成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辽、西夏和宋并立形势图 宋代海路贸易示意图 宋代著名书院分布图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幅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三大发明相对应的联系,并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说:“鸡鸣而起,孳孳(孜孜)为善者,舜(君子)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小人)之徒也。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摘编自刘霞《孔孟义利观的异同及现实意义》
材料二王夫之谓“义(道德价值)本身包含着利(经济价值)”,其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存在着内在的相通性,盖道德离不开人的物质生活的抽象存在,物质利益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故利中有义。利益是道德作用于人之载体,物质利益不能离开道德之轨道,理寓于欲中,义存于利中,脱离利益也就是无所谓道德。盖物质利益不能离开道德之管控与制约,利益之满足必须受道德之承制,才不至亢害,反之,利非但毋利,反而有害。盖义与利互为依存,互为渗道,辩证地处于事物之对立统一之中。
——摘编自杨铮铮《略论王夫之的义利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义利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夫之新义利观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背景。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团具有决心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友好与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他用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亟愿依据联合国组织的目标和原则,巩固远东和世界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并深信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亲善邦交与友谊的巩固是与中苏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符合的……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紧急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部分条款
第十一条缔约双方主张严格遵守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反对任何以武力施压或以种种借口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行为,愿为加强国际和平、稳定、发展与合作进行积极努力。缔约双方反对可能对国际稳定、安全与和平造成威胁的行为,将在预防国际冲突及其政治解决方面相互协作。
第十六条缔约双方将在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贸、军技、科技、能源、运输、核能、金融、航天航空、信息技术及其他双方共同感兴趣领域的合作,促进两国边境和地方间经贸合作的发展,并根据本国法律为此创造必要的良好条件……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说明中国与苏联结盟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对“一边倒”政策的基本看法。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作者观点的认识并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一、三指出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外交政策调整的认识。
29.山东是我国经济和文化大省,历史悠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的山东行政图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 据文献记载:①鲁、齐等诸侯在其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役的独立性。②秦代官吏必须经过国家委任才能就职;官吏调任时,不得带随员;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违者要依法治罪。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1、图2、图3反映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2)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图1、图2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在地方权限上的不同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图2、图3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有何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趋势。
1.C
【详解】依据材料“良渚古城拥有复杂的水利系统、成熟的稻作生产、统一的文化信仰、礼仪建筑和分化的社会阶层等”,可以看出良渚古城中有建筑、文化信仰以及分化的阶层,这些都是国家的因素,C项正确;单一的良渚文化不能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特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禅让制,排除B项;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推恩令”,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列侯们“人人喜得所愿”,拥护中央。中央的直接辖区(郡县)日益扩大,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B正确;察举制属于选官制度,与题干信息无关,A排除;在行省制下,不会出现“诸侯”“大国”“小侯”,C排除;三公九卿制属于中央官制,与地方制度无关,D排除。
3.A
【详解】根据“到孝文帝时,有记载的88位中书博士,只有一位是鲜卑贵族;42位中书学生,只有三位是鲜卑弟子。”并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通过设中书学,提高汉族入仕的机会,以此来笼络汉族高门巩固统治,A项正确,排除D项;从鲜卑贵族人数占比可以看出,并不是要教育鲜卑子弟全面汉化,也不是要提升鲜卑贵族的地位,排除BC项。故选A项。
4.D
【详解】试题分析:“吏者,民之本纲者”表明韩非把官吏比喻为治民的本纲,认为圣明的君主不是直接管理民众,而是通过管理好官吏去治理国家,要重视吏治,故A项错误;“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民众的力量,故B项错误;表明为人纯正,可以安定天下,与“民本”无关,故C项错误;“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表明要保证不失农时,体现了“民本”思想,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治理国家的思想 唐太宗——“民本”思想
5.B
【详解】依据材料“儒玄佛道四家并立”、“有的人儒玄双修,有的人调和儒佛”、“佛教……初步完成了中土化的过程,道教则完成了官方化的过程”等信息,可推知这一多元文化的面貌开始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B项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且与材料意思相符,故选B;A项属于汉代,C项属于宋代,D项在新文化运动期间,而且与材料意思也不符,故排除A、C、D。
【点睛】
6.A
【详解】“戎”是当时对于少数民族的称呼,“缘边御戎之地,置八节度使”说明节度使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外族入侵,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节度使的权限,故B项错误;边疆开发不是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是对少数民族防范,故D项错误。
7.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与北方相比,南方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相对较多,赋税负担却相对较轻,说明当时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C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坊郭户是纳税的主体,排除A项;城市民户普遍贫困的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不足以说明宋代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详解】根据从秦朝到元代,封建国家对地方管理制度的不断调整,有中央集权的加强,也有七国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动荡,可知中国古代集权制度建设是在探索中发展的,D项正确;材料中地方官僚制度的细化和规范,加强的不是“人治”,A项错误;儒家思想是在西汉时期成为主流的,从秦朝开始的地方管理制度变革,并没有始终体现儒学的思想理念,B项错误;地方管理体制的沿革,没有凸显国家治理上的文人个性和风格,C项不符合题意。
9.A
【详解】商帮是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的商业集团。由材料“明清商人往往采取‘合伙’、委托资本通过各种人际关系提供资本等方式进行筹资活动”这种筹资方式推动了商帮的形成与发展,故A符合题意;中国古代不存在股份制企业,故B不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自战国以来基本的经济政策,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制订本国商人出海贸易管理制度时依据“重农抑商”政策,对外商来华时依据是“怀柔远人”思想,可知传统观念制约对外贸易,故选A项;材料与经济政策无关,排除B项;“怀柔”并非政府鼓励外商来华,是带有安抚政策的,排除C项;材料与制度更新与社会转型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科举制,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描述“徽、晋、陕籍者213名,均占70%以上,盖皆商人子弟”可知部分地区商人获得举人的比例很高,即享有科考权,正确的选项是A项,B项中的“彻底打破”表述绝对,题干中没有提到政府政策的放宽,排除C项;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12.A
【分析】材料反映了中英鸦片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即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英之间的战争而非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所以选项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即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
【详解】
13.A
【详解】根据“在抵御英国侵略上如何防守、如何进攻及如何与英国和平共处”、“对内改革,禁绝鸦片,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互市通商”等信息可知体现了魏源的海防意识、挑战传统的心态和改革开放的意识,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魏源不是洋务派代表,没有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排除包含④的BCD。
14.B
【详解】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表明欧洲列强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于是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了“最惠国待遇”,清政府开放上海等为通商口岸,故A、 C不正确;甲午战争反映了列强企图通过战争满足其资本输出的经济要求,排除D项。故选B项。
15.B
【详解】材料信息“川汉铁路公司”“夺路劫款转送外人,激动我七千万同胞幡然醒悟”反映的是1911年的四川保路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保路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清王朝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斗志,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提供了条件,从而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故B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是在1854年的,故A错误;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是在1919年,故C错误;北伐战争的兴起是在1926年,故D错误。
16.A
【详解】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和新文化运动中对旧道德和新到的展开的 论战都涉及到了对孔子的重新认识和评价,A正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主张,并未涉及到重新认识孔子,“三民主义”借鉴了西方的理论,并未涉及重新评论认识孔子,排除B、C、D。
17.D
【详解】根据材料“内阁制,纯恃国会,中国本身基础,犹甚薄弱……国会且然,何有内阁”可知孙中山认为当时中国缺乏实行内阁制的条件,故③正确;根据材料“孙中山签署并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1921年他却在《五权宪法》中指出:“在南京定出来的民国的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我以为这个执行约法,只有一年半载的事情,不甚要紧,等到后来再鼓吹我的五权宪法,也未为晚。”可知孙中山希望在《临时约法》的基础上推动《五权宪法》,故④正确;《临时约法》的内容符合孙中山的主张,故①排除;《临时约法》较《五权宪法》有更广泛的群众支持与材料无关且不符合史实,故①排除;综上,D符合题意,ABC排除。
18.C
【详解】本题考查三民主义。材料中“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反映了孙中山先生关注民生的愿望,是他的民生主义思想的体现,故C选项正确;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中没有民本思想,故A选项错误;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初期是推翻清朝统治,后来增加了反帝思想,不符合题意,故B选项错误;民权主义思想是孙中山思想的核心思想,主要是建立民国,也不符合题意,故D选项错误。
19.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描绘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跋涉中国西南山区的情景,答案选B,A C D三项与材料中红军长征的特征不符。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红军长征
点评: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过程的重大挫折,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过程,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⑴红军长征的原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②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③重要原因: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⑵长征的实质:红军的战略转移⑶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等几个方面,尤其要关注长征精神等与时政紧密相关的热点问题。
20.C
【详解】据材料“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大量人口从沿海地区向内地撤退,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统一”和“认同感”,故C正确;北伐战争时期没有大量人口从沿海地区向内地撤退,故A排除;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与材料无关,故B排除;解放战争时期也没有“从沿海地区向内地撤退”的现象,故D排除。
21.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坚实基础,从而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B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CD不是最主要意义,排除。
22.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建国初期,中苏友好,苏联援建中国156个工业项目,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B项正确。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业基础薄弱,A项错误;“大跃进”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中苏关系恶化,CD错误。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备考指南】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一五”计划——1953-1957年;.“大跃进”是1958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是1960-1965年。
23.C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造反有理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92年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提出于1956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大跃进时期的生产口号;故按提出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③④①②,排除ABD,所以选C。
【点睛】本题以口号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现代史的掌握,根据课本知识分析各口号,紧扣设问要求“按提出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即可知道答案。
24.C
【详解】材料中“逃港”现象的发生,反映了广东和香港在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距,是深圳特区设立的直接原因,C符合题意;材料与经济体制的改革无关,AB不正确;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D不正确。
25.C
【详解】根据题干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一只小鸽子掉队被稍微大点的鸽子拉回鸽群和一鸽都能少、迷路的孩子早点回家登上热搜可知这反映了对于台湾回归祖国和祖国统一的期盼,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C项正确;题干并没有体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排除A项;两岸关系此时没有翻开历史性一页和突破性进展,排除B项;两岸经贸合作早已实现,且题干反映的是民众希望祖国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
26.联系:宋代多民族政权并立,战争频繁,推动火药被大量制造并广泛应用于军事;宋代海路贸易发达,以海路为主,推动人工磁化方法造出的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宋代书院兴盛,文化繁荣,对印刷术提出新的要求,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启示:科技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动力。(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皆可)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宋代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辉煌时期,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三大发明基本成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西夏和宋并立形势图”体现宋代多民族政权并立,战争频繁,故有利于火药的应用;“宋代海路贸易示意图”可知海路贸易发达,需要指南针辨别方向;“宋代著名书院分布图”可知宋代书院兴盛,文化繁荣,一定程度上推动印刷术的发展。故科技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动力。
【点睛】
27.(1)义利之分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依据;以仁义作为为人处世的行为方针:带有“人伦”色彩。
(2)内涵:贵义重利;义利统一;义利相互依存。背景:对中国传统义利观的继承与发展;明代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业的繁荣;商人社会地位的提升;儒家思想的发展。
【解析】(1)
观点:根据材料“鸡鸣而起,寧薴为善者,舜(君子)之徒也。鸡鸣而起,寧孳为利者,蹠(小人)之徒也。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可知,孟子认为君子以义为最高价值,小人以利为行为目的,故而义利之分也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根据材料“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可知,孟子认为以仁义作为我们为人处世的行为方针,就会使君臣父子之间和睦相处,从而使得国家繁荣兴旺;根据材料“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可知,孟子认为人和禽兽的区别就是因为人有“义”,因为存在“义”,君臣父子之间、兄弟亲友之间甚至夫妻之间都能和睦相处,这种“义”带有“人伦”色彩。
(2)
内涵:根据材料二“其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存在着内在的相通性,盖道德离不开人的物质生活的抽象存在,物质利益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故利中有义”,得出贵义重利;根据材料二“利益是道德作用于人之载体,物质利益不能离开道德之轨道,理寓于欲中,义存于利中,脱离利裣也就是无所谓道德。盖物质利益不能离开道德之管控与制约,利益之满足必须受道德之承制,才不至亢害,反之,利非但毋利,反而有害”,得出义利统一;根据材料二“盖义与利互为依存,互为渗道,辩证地处于事物之对立统一之中”,得出义利相互依存。背景:结合王夫之所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儒家思想、商人人社会地位等方面来分析回答。
28.(1)立足点:国家利益。原因:两大阵营形成并走向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敌视新中国。
(2)看法:基本否定或弊大于利。谈谈:肯定——“一边倒”是当时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结果,使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无援。或者否定——“一边倒”使中国过多依赖苏联;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限制了中国外交的发展。
(3)变化:由盟友到战略伙伴关系。认识:从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外交政策;外交政策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
【详解】(1)立足点:据材料一“中苏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符合的……”既可以看到我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是国家利益。原因:中国与苏联结盟的原因,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两大阵营形成并走向对峙、冷战的国际环境出现;二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敌视新中国,所以中国才不得不与苏联结盟。
(2)看法:不难看出材料二中作者对“一边倒”政策的基本看法是否定,是侧重于强调该外交政策的弊端的。认识:本问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否定,也可以肯定,做到自圆其说即可。
(3)变化:材料一是盟友关系;材料三是战略伙伴关系。所以两国关系发生的变化就是从盟友到战略伙伴关系。认识:本问虽是开放性试题,但也应从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外交政策;外交政策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等角度回答。
29.(1)图1:分封制;图2:郡县制;图3:行省制度。
(2)不同:前者地方享有较大的独立性;后者地方官员由国家任免,绝对服从中央。
(3)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
(4)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详解】(1)依据图1中的“齐鲁晋”可知是分封制;依据图2中南郡可知是郡县制;依据图3中“陕西行省”的信息可知是行省制度。
(2)不同:依据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权限可知前者地方享有较大的独立性、后者地方官员由国家任免,绝对服从中央。
(3)意义:依据郡县制和行省制的作用可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以及维护社会稳定。
(4)趋势:依据材料中地方制度的变化可知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中2022-202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2月)历史试题(B班)(答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中2022-202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2月)历史试题(B班)(答案)试卷 答案(更新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