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老高考)历史试卷

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老高考)历史试卷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老高考)历史试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试题答案

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老高考)历史试卷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老高考)历史试卷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那被镶嵌于16世纪和18世纪之间的17世纪,有时看起来像是没有独具一格的特点。一方面由于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另一方面由于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我们所得到的关于这个位于二者之间的世纪的情况仅仅是一些诸如“过渡”和“变迁”之类的模糊不清的术语。-荷兰历史学家伊沃·舍弗尔(1966年)材料二按照苏联历史科学界的观点,中世纪一般的和终结的界限是17世纪中叶。这是因为封建制度那时在经济上已进入垂暮之年,并且已经成为一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了。——苏联历史学家E.M.茹科夫(1960年)(1)材料一、材料二呈现了关于17世纪欧洲历史的两种不同观点,概括指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导致这种不同认识的原因。(8分)(2)苏联历史科学界以17世纪中叶作为欧洲中世纪终结的界限,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依据。请尝试提出不同的观点并予以说明。(6分)

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老高考)历史试卷

16.班正帝曾斥言:“朕闻各处土司,鲜知法纪,每于所属土民,多端科派,较之有司微(征)收正供,不音倍,甚至取其马牛……土民受其鱼肉,敢怒而不敢言,”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治安极其混乱B.达到了顶峰C.改土归流的迫切性D.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

16.宋被元灭后,相当的南方士人或以“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或以“士人若不至京师,便不足以昌行其道”为由北上仕元。而明清鼎革之际,殉明士大夫就达3800多人,而选择自我放逐的明遗民为数更众。这种变化表明A.元朝民族政策较为宽松B.经世致用的思想影响逐澌増强C.明清士人的道德更高尚D.官方哲学不断被拔高并走向僵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老高考)历史试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