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度河南省高三模拟考试(一)(23-309C)语文

2022~2023年度河南省高三模拟考试(一)(23-309C)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2~2023年度河南省高三模拟考试(一)(23-309C)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试题答案

2022~2023年度河南省高三模拟考试(一)(23-309C)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2022~2023年度河南省高三模拟考试(一)(23-309C)语文

21.下列各项中的双引号,与文中“电费刺客”的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C)A.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B.这句话里的“书”,并不是指书本,而是指书法。C.也许因为他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D.中国有句俗话叫“不人虎穴,焉得虎子”。

2022~2023年度河南省高三模拟考试(一)(23-309C)语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于清兵攻占扬州的记载,《明史》称清兵二十二日逼近城下,史可法家书称清兵四月十八日围城,二者时间不一致,但都未说及破城的日期。B.史可法殉国后太夫人病重,李氏侍奉她吃饭喝药很久也不倦怠;太夫人病情加重以后,李氏割取手臂上的肉煮进汤药中,太夫人终于活了下来。C.平湖孝廉冯洪图假冒史可法的名义起兵继续反清,失败被抓后,坚持说自己是史可法而不改口;太夫人主动前去辨认,李孺人和杨氏陪侍前往。D.李孺人的事迹非常感人,汪有典的《史外》对此有所记录,但是错把史可模写成史可则,把冯洪图写成冯韶伯,既说是盐城人,又说是浙江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表明自己家风良好,即使生活条件艰苦,也不会改变高洁志节,可见“君子固穷”的操守。B.颔联“云迷野渡”“雪暗山村”景物描写低沉压抑,用一种凄迷荒寒的意境,暗示出诗人心境。C.颈联写冬夜闲坐、面庵壁、长吟、画炉灰等行为,充分表现出诗人长夜寂寥、无所事事的状态。D.全诗手法多样,首联的象征、颔联的渲染衬托、颈联的细节描写、尾联的想象,都用得很恰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2022~2023年度河南省高三模拟考试(一)(23-309C)语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