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23届高三第六次联考 语文[6LK·(新高考)语文-QG]试题

全国大联考·2023届高三第六次联考 语文[6LK·(新高考)语文-QG]试题,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全国大联考·2023届高三第六次联考 语文[6LK·(新高考)语文-QG]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高中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全国大联考·2023届高三第六次联考 语文[6LK·(新高考)语文-QG]试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对陶诗评价极高,认为其不用或少用附加成分和修辞,达到了“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境界。B.陶诗通过老实地叙述事实、铺陈景物、解剖事理来抒发情致,表现出其写作能力,更表现出其内在精神。C.不同的诗人用笔繁简不同,但鉴赏者更欣赏性简而笔淡的诗歌,陶诗便胜在性简而笔淡的创作风格。D,陶诗语言与追求深奥典雅的部分魏晋六朝文人的语言风格不同,追求通俗易懂,显得质朴、自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与“黄发垂”(《桃花源记》)两句中的“垂”字含义相同。B.“致远道者托于乘”与“千乘之国”(《论语》两句中的“乘”字含义不同。C.“任庖人钓屠与仇雠仆虏”与“及仇雠已灭”(《伶官传序》)两句中的“仇雠”含义相同。D.“而周之王也”与“然而不王者”(《孟子》)两句中的“王”字含义相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选题策划上,为了丰富选题内容,尽可能地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应使多样化题材精品生产与新时代现实题材精品生产地位相当。B.基于媒介技术的支持,文学P经营的经济效益能实现最大化,如文学作品可以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被制作成有声书、电子书等。C.文学出版如果一味重视市场需求和故事情节,忽视社会效益,就有可能会导致文学的庸俗化、低俗化和媚俗化,最终将失去读者和市场。D.因为优质原创文学的产生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所以一些优质原创文学在一定时间内未必完全能够释放出它本该产生的强大文化影响力及经济效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全国大联考·2023届高三第六次联考 语文[6LK·(新高考)语文-QG]试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