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观看《孤岛32年》心得个人感悟5篇】,小编为你搜集了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导读】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党员观看《孤岛32年》心得个人感悟5篇相关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分享!
《孤岛32年》讲述的是全国时代楷模王继才32年来与妻子王仕花以岛为家,与艰苦为伴,把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祖国海防事业的感人事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员观看《孤岛32年》心得个人感悟5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党员观看《孤岛32年》心得个人感悟范文一
2019年1月15日下午,校西村社区在职和邻里党员于苏建花园城党员活动室开展了1月“固定学*日”活动,大家共同观看了远程教育片《孤岛32年》。教育片介绍了守护开山岛32年,直到燃烧至生命最后一刻的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的感人故事。他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舍小家顾大家,将一生奉献给祖国的海防事业。随后,各党员展开交流讨论。
苏建邻里党员华玉冲表示,两个人,坚守一座孤岛,其中的孤寂、恐惧与酸楚真的难以想象。但是王继才夫妇俩从未放弃,这一来就是32年。王继才同志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所有党员致敬和学*。
东景邻里党员杨迈表示,王继才同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诺言。我们永远都要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舍己为人,奉公忘私,才能获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校西在职支部党员肖洋表示,王继才的先进事例为所有党员上了一堂重要的警示课,正是夫妻俩心中的无私大爱,形成一股无形的强大力量,才能排除万难,万夫莫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党员观看《孤岛32年》心得个人感悟
范文二
今天在党小组会议上,我观看了王继才烈士的先进事迹——《孤岛32年》,非常震撼。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人,穷尽一生去为亿万人坚守。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这个面积极小,甚至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岛,却成了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一生守护的阵地。1939年,日军攻占灌河南岸,就是以开山岛为跳板,因此,它的地理位置对于海防来说相当重要。1985年部队撤出开山岛后,岛上成立了民兵哨所。当时岛上没有电也没用淡水,除了几排空荡荡的营房,满眼皆是寂寥。灌云县先后派出过10多个民兵,可最长的只待了13天。直到1986年7月,26岁的王继才上了岛。这一去,就是32年。
这32年,是艰苦的32年,更是光荣的32年。王继才夫妇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做一件事容易,一辈子做一件事不容易。
王继才夫妇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在这个人心浮动的时代,有多少人能仅凭理想、信念的支撑,守住那份清贫与艰苦?那句“你数你的钞票,我守我的国土”,是多么的掷地有声。
王仕花的选择,让同样身为教师的我汗颜。我曾问过自己:如果是我,我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我想,我会像她一样支持丈夫的选择,但我可能自己做不到一生坚守一座岛。她对开山岛的守护,由起初的对丈夫的支持与陪伴,到之后的以岛为家,彰显了教师的情怀。
是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座“开山岛”。它是我们的信仰,是我们为之努力的一切,是我们毕生追求的奉献。我的“开山岛”,就是我的岗位,就是我热爱的事业。也许这一生,我就是个默默无闻的人,但我愿意,像王继才夫妇那样,穷尽一生,只做好这一件事。32年,当我在键盘上打下这个数字的时候,只花了几秒钟的时间,但人生并没有几个32年,而对于将人生定格于58岁的王继才同志而言,他只有一个32年,他用这生命中唯一的32年,甚至用他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守岛。
这短暂而漫长的岁月里,他经历了多少磨难和苦痛,我无法确知,他经受了多少风雨和打击,我无法感同身受。但毫无疑问的一点是,当一个人把一生献给一件事的时候,他必然是了不起的,当一个人能直面苦难,抵住诱惑,放弃天伦之乐,却主动选择了清苦的工作的时候,他必然是伟大的。
这种伟大,让人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信。我更相信,王继才同志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他也用他的实际行动做到了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献给共产主义事业。他无愧守岛英雄的称号,爱国奉献,也必将成为新时代的价值风尚!
结合自身,我想我还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教育也应该是一个孤守清贫,用自己的一生去做好的事业。
党员观看《孤岛32年》心得个人感悟范文三
黄海滔滔,孤岛兀踞;怪石嶙峋,人迹罕至。
一个弹丸小岛,一对感人夫妇,一面红旗,三十二年。
远离城镇,没水没电,一盏煤油灯、一个煤炭炉、一台收音机、一个老式手摇**便是全部。孤绝寂寞和乏味困苦始终相伴。但为了国家的海防,王继才和王仕花夫妇在开山岛上一守便是32年。
看完视频,泪眼朦胧。萦绕心间的是几个词——情怀、坚守、取舍。他们舍弃小家,守护国家;他们坚持风骨,守护党性。做一件事容易,一件事做一辈子太难。这两个人,王继才守护着海岛,王仕花守护着王继才,以爱之名,相伴相守。
晚上临睡前我久久不得入眠,王继才的事让我想起了曾经作为一名海军雷达兵我的那些往事。“东极岛”是我曾经当兵的一座小海岛,是“东海第一哨”,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人人都说咱岛儿小,远离大陆在前哨…这是东极岛的真实写照。这里有许许多多的老兵正如王继才一样坚守海岛十几二十几年,那些老兵教会了我以岛为家,家是岛,岛是国,守岛就是保家卫国。
但是因为家庭因素我离开了部队回到了家乡,回到地方工作我觉得我更应该继续学*王继才这种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学*他对党的信仰,学*他对承诺的坚守。尤其是身为一名青年党员,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责任有担当,提升工作学*能力,发挥青年党员的活力,在日常工作中,贡献燃烧自己的青春。
党员观看《孤岛32年》心得个人感悟范文四
最近我观看了王继才这位孤岛老兵的先进故事,深受感动。32年来,从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军人成长为固守海疆的一代老兵,他用32年的时间诠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32年也许对有的人是小半辈子的事,而对于有的人就是一辈子。深夜提笔,我不禁好奇,是什么支撑这位老兵和他的妻子坚守孤岛32年?有的人选择离开,甚至很多人都选择离开,但最终总有人选择留下,而支持这位老兵的是一份信仰,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信仰,是巩固海疆守我国土的信仰。
王继才守护的孤岛名叫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灌河口外九.5公里处,面积仅两个足球场大,归江苏省管辖,是一个国防战略岛,地理位置对于海防国防十分重要。岛上无人无电无淡水,野草丛生,海风呼啸,人迹罕至。1985年部队撤编后,设立民兵哨所,但因条件艰苦,先后上岛的10多位民兵都不愿长期值守。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从1986年7月15日起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孤岛上默默坚守,为国守岛三十二年,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从王继才的事迹中对“尽职尽责”有了更深的理解。切实增强纪律观念,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将纪律要求贯彻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爱岗敬业,做到尽职尽责。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做到专心致志,开拓进取,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感,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讲团结,讲奉献,传递正能量,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王继才夫妇32年如一日,升旗、巡岛、护航标……这是多么让人震撼的平凡。我们当下的党员要把这种爱国奉献、不怕艰苦的精神融入对社区居民的日常服务中。王继才的事迹告诉我们,即便是最平凡的岗位,也能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党员观看《孤岛32年》心得个人感悟范文五
当今社会,在人们为了自己的家庭更加幸福,生活更加便利而不断忙碌的同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顾个人的得失,坚守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他们的地方,舍弃小家,换来了国家的和平安康,比如说电教片《孤岛32年》中出现的王继才夫妇。
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这个面积极小,甚至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岛,却成了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一生守护的阵地。这32年,是艰苦的32年,更是光荣的32年。王继才夫妇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做一件事容易,然而一辈子做一件事却并不容易。三十二年的坚守,王继才始终初心不变,妻子为了他辞去安逸的教师工作,和他一起在孤岛上面对一切艰难困苦。有国才有家,安国才能安家!王继才夫妇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王继才夫妇在开山岛上,每日观察着开山岛周边的一切,从未松懈,也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从他成为开山岛的一名哨兵开始,他就已经成为了国家安全与和平的象征。他守卫着国家的领土,为此放弃了个人的得失,这样的精神感动着华夏人民。这样的行为已然成为了所有党员同志的榜样。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感动之余,王继才同志的事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作为90后的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我们需要在自己工作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党员观看《孤岛32年》心得个人感悟5篇
以上相关“党员观看《孤岛32年》心得个人感悟5篇”范文模板,关注本网站,每日更新示例范文,希望对你有用!
.[db:内容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关于党员观看《孤岛32年》心得个人感悟5篇(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