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 2023届高三第八次阶段性考试(2月)历史试卷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衡水金卷 2023届高三第八次阶段性考试(2月)历史试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衡水金卷 2023届高三第八次阶段性考试(2月)历史试卷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11.从1924年7月到1926年9月,广东革命政权在广州先后举办了六届农民运动讲*所,在共产党人彭湃、毛泽东等相继主持下,培养了700多名农运骨干,他们奔赴全国各地开办地方农讲所和农训班。这一工作A.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实现B.适应了团结抗战的需要C.有助于北伐战争的进行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
6.隋唐以前,黄河中下游水稻种植面积较广。隋唐以来,为应对旱化趋势,黄河中下游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农作物中粟、麦、黍种植面积位居前列,扁桃、无花果、黄肉桃、绵苹果等也被引人种植。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的分布B.水稻在长江流域广泛种植C.北方居民饮食结构多元化D.粟、麦、黍的产量远高于水稻
1.明朝中叶,福建泉州农民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广东东莞、番禺、增城和阳春出现了“蔗田几与稻田等”的现象,闽、粤地区荔枝和龙眼等水果种植也成为农户重要经济来源。上述现象反映了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渐趋松动B.经济重心转移至南方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经济区域化特征明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衡水金卷 2023届高三第八次阶段性考试(2月)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