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名校联盟·模拟信息卷(三)3历史试卷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名校联盟·模拟信息卷(三)3历史试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名校联盟·模拟信息卷(三)3历史试卷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8.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敌人的这一掠夺的即灭亡中国的政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在精神上,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在太阳旗下,每个中国人只能当顺民,做牛马,不许有一丝一毫的中国气。”这一论述A.反映了持久抗战的必要性B.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C.揭露了日本侵华险恶用心D.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3.有学者指出“觉醒后的人类,过分夸大了自身的力量,由于信仰的断裂而导致道德的解体。他们将自由等同于权力、金钱、异性,使自由意志张扬变成了以个人为中心的贪婪、嫉妒、刚愎自用。”该学者评价的是A.科学革命中实证主义的不足B.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局限C.宗教改革中浪漫主义的缺陷D.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的矫饰
材料一煤炭亦称“石炭”。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开始利用煤精刻制装饰品。战国时期,煤炭已作为燃料使用。研究表明,同体积的煤炭与薪炭的理论热值比为1:1.66。宋元期间,煤炭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北宋在各地矿山广设煤炭税收机关石炭务及专门“受纳出卖”煤炭的石炭场。“石炭自……河北、山东、陕西方出,遂及京师”,“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然(燃)薪者”。近年来,还在河南、河北、陕西、山东、四川等地先后发掘出一批用煤作燃料的宋元瓷窑遺址。但薪煤兼用仍是东京燃料的基本构成。熙宗七年(1074年),“勘会在京窑务,所有柴数,仍与石炭兼用。”——摘编自柴国生《宋代能源结构变迁原因探析》等材料二1874年,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沈葆桢利用筹议海防的机会,向清政府提出“开采煤铁,以济军需”,获得清廷允许。截止1894年,全国产生了16个近代煤矿,但只有直隶开平、北京西山两处经营较好。尤其开平煤矿出煤后,由于运费低廉,很快压倒日本煤,迅速占领了天津市场,并且通过天津转运往长江沿岸众多城市。甲午战后至清末,全国共新建煤矿43座,其中华北有19座。在山东淄川、博山还建立了中德合资的煤矿,英国也在河南焦作建立了福公司。至30年代初,华北四省煤炭工人达到,10余万人,超过全国一半以上。1914年,福公司五千余名煤矿工人,参与反对福公司随意侵占矿区的斗争,使“焦作市面颇为惶恐”。——摘编自刘龙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北煤炭开发》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最初接管的200多处小型煤矿为基础发展煤炭工业,总产量仅有3243万吨平均单产仅为15万吨左右。从1950年到1957年,新中国重点推进了,15个老矿区和10个新矿区的建设,逐步组建了地质勘探、煤矿设计、建井施工等专业化队伍和领导机构,为后来的煤矿机械化开采奠定了基础。到1957年末,煤炭工业共完成基建投资,35亿元,产能达到1亿吨。——摘编自人民网《新中国70年煤炭工业铸就十大辉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煤炭开采利用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民初华北地区煤炭业的发展进行简要评价。(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煤炭业发展的意义。(4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名校联盟·模拟信息卷(三)3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