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2023.01)历史试卷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2023.01)历史试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2023.01)历史试卷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16.17世纪荷兰人达珀宣称,“黄金海岸的玉米极丰,生长极茂。他们把玉米拿来烘烤,可掺小米或不掺。”高大的绿色玉米茎,往南一路可见,直到刚果与安哥拉海岸。这可说明A.荷兰在非洲投资经营农业B.欧洲对非洲经济侵略的加剧C.世界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D.非洲在全球物种交换中受益
3.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中国“一带一路”这一倡议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2.8%–9.7%、全球贸易增长1.7%-6.2%、全球收入增加0.7%—2.9%。同时,世界银行估计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全球3960万人摆脱贫困。据此可知A.世界发展促进了中国对外开放B.世界关注中国社会的发展成就C.中国减贫工作的成就举世瞩目D.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13.在清代的许多文献、书籍以及碑文中,常常可以看到满文、汉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并用的情况。此外,在紫禁城、沈阳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重要场所,在全国各地的碑刻、档案中,也可以看到众多的民族文字在同时使用。这可以用来证明,清朝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B.民族政策因俗而治C.语言文字学发展速度快D.文化政策较为宽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2023.01)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