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志鸿 河南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文博志鸿 河南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文博志鸿 河南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1.明朝中叶,福建泉州农民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广东东莞、番禺、增城和阳春出现了“蔗田几与稻田等”的现象,闽、粤地区荔枝和龙眼等水果种植也成为农户重要经济来源。上述现象反映了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渐趋松动B.经济重心转移至南方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经济区域化特征明显
21.战国时期,铁制兵器较为罕见,大多数只限于楚地。到西汉时期,铁制的长剑、长矛、环首大刀不仅能够被生产出来,而且如灯、釜、炉、剪等铁制生活器皿和杂用工具,都已被广泛使用。这一变化反映出西汉时期A.铁器生产趋向生活化B.冶铁技术水平的进步C.政府重视铁器的普及D.社会对铁器要求提高
1.商鞅变法时,令拥有两名以上成年男丁的农户分为小家庭,一“室”变多“户”,原来以“室”为单位的土地人口由官府析分登记在各“户”之下,农民成为国家课役农。商鞅的这一改革措施A.瓦解了宗族血缘关系B.推动了社会形态转变C.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D.维护了井田制的稳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文博志鸿 河南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