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2-2023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化学

贵州省2022-2023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化学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贵州省2022-2023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化学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试题答案

贵州省2022-2023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化学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

贵州省2022-2023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化学

1.D 【解析】1913年玻尔提出氢原子结构模型,创造性地将量子学说与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结合起来,称为玻尔模型,即原子的构造原理,A项正确;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根据当时已经发现的元素及它们的性质与变化规律,根据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布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充分体现了不同元素之间的规律,即发现了元素周期律,B项正确;范德华是最早研究分子间普遍作用力的科学家,为纪念他,就把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称为范德华力,C项正确;元素的电负性的概念是由美国化学家鲍林提出的。元素的电负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该元素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大,生成阴离子的倾向越大。反之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小,生成阳离子的倾向越大。通常规定氟的电负性为4.0,锂的电负性为1.0,然后计算出其他元素的电负性数值,D项错误。

贵州省2022-2023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化学

9、A【解析】试样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溶液并加热,生成的气体1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气体1是NHs、则试样中含有NHt;向溶液1中通入CO2,得到溶液2、沉淀2、溶液2中加入A1和强碱溶液并加热,生成气体2、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气体2是NHs,由已知条件可知,试样中含有NO5;向沉淀2中加入酸,沉淀溶解并放出气体,说明沉淀2是碳酸钡等难溶性碳酸盐,也有可能是试样中存在A+,在过量的Ba(OH)溶液中反应生成A1O2,通入CO2后生成A1(OH)、沉淀;沉淀1加入酸后,沉淀部分溶解,硫酸钡不溶于酸,说明试样中含有SO?-,以及能和过量Ba(OH)2溶液反应生成能溶于酸的沉淀,由题意可知,该沉淀为Mg(OH)2,所以试样中含有Mg2+。通过以上分析知,试样中肯定存在NH、Mg2+、SO-和NO3,A项正确;不能确定试样中是否含有A13+,B项错误;试样中可能存在Na+、CI”,C项错误;试样中肯定存在NH+、Mg2+、SO2和NO3,可能存在Na+、C,所以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Cl和MgSO,D项错误。10.B【解标收11

贵州省2022-2023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化学

恒容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故$$NO2$$的转化率为$$6kPa100kPa100\%=6\%,D$$项正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贵州省2022-2023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化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