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把刺客列传里面前3个曹沫,专诸,豫让写了一下,今天写一下另外两个,聂政,荆轲
>聂政刺韩傀(聂政刺韩王)
第一,聂政。聂政原来是卫国人,后来杀了人逃到了齐国。韩国一个大臣严仲子,得罪了韩国丞相俠累,开始逃亡,想找一个刺客刺杀俠累,到了齐国听说有个叫聂政的很厉害,就想找他去报仇,于是带着黄金百斤到聂政家里去拜访,要给聂政老母亲做寿送礼,聂政一看人家这么大的官竟然来到寒舍,一送就是百斤黄金,有点受宠若惊,不敢受。严仲子说出了实情,想让他替自己报仇,聂政没有答应,严仲子就告辞了。
过了几年,聂政的老母亲寿终正寝了,服丧三年除服后,下定决心要替严仲子报仇,以前没答应他是因为老母亲还在,“此身不敢轻易许人”,现在老母亲不在了,士就应该为知己者死。
于是找到严仲子,严仲子告诉他,他的仇家是韩相俠累,而且还是韩王的叔叔,平时安保工作做的很好,严仲子想多给聂政派几个帮手,聂政拒绝了,千里之外取人国家大臣的首级,而且还是韩国宗室,人多口杂,万一走漏风声不仅杀不了他,而且还会给严仲子带来杀身之祸
于是聂政千里走单骑,一人单枪匹马就到了韩国。到了丞相府后,俠累正在堂上,聂政直冲进去一刀结果了俠累,俠累的手下围上来跟聂政战作一团,在打斗中聂政又杀了几十个人,自己也身受重伤,自知不能脱身了,为了替严仲子保密,用刀把自己的脸划破,又把眼睛挖出来,整得面目全非后死了。
堂堂一国丞相光天化日之下在家中被杀,举国震惊,他们把聂政的尸体放在国都市中心,悬赏,有认识这个人的赏金千斤,结果没一个认识的。
后来这个消息传到了齐国,聂政的姐姐聂荣听说韩相俠累死了,刺客也死了,没人认识刺客,韩国出重金悬赏提供刺客信息的人。聂荣想到几年前严仲子想让自己弟弟刺杀的人就是俠累,这几个月聂政又不知道去哪儿了,会不会刺客就是聂政,于是不远千里从齐国跑到韩国去认尸。
到了韩国走近一看,果然是聂政,于是号啕大哭,边哭边说,他是我的弟弟聂政,我是他的姐姐,他是受严仲子之托刺杀的俠累,以前母亲在世,我也未出嫁他不敢答应刺杀,现在母亲过世了,我也出嫁了,他才答应刺杀的,为了保全我,他还把自己毀的面目全非。
一旁围观的人劝她,你不知道到处都在悬赏知道刺客信息的人吗,你还敢这样。聂荣说,我知道,但是我不能为了自身的安危把埋没了弟弟的威名。
就这样聂荣从白天哭到黑夜,最后哭到气绝身亡。这个故事就这样传开了,大家称赞聂政的侠义,称赞聂荣为了全弟弟的侠义不顾自身性命,也称赞严仲子的识人。
不知道最后严仲下场如何,毕竟聂政的姐姐已经把他给暴露了。
聂政的姐姐也有可能是自作多情,聂政之所以毁容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保严仲子。
不过要不是姐姐的误打误撞,也没有聂政这千古绝唱。
荆轲的故事有点杂,也有点阴暗,他的品行基本上已经脱离了春秋时期那种纯粹的侠义,更像是近代意义上的鲁莽,尽管占了刺客列传的大部分篇幅,但从道义讲上并没有什么可歌可颂的。
荆轲的故事我觉得跟曹沫的故事正好相反
曹沫的故事发生在春秋初期,他是用自己个人的无耻,来对抗整个时代伪装起来的有耻,所以他成功了。
荆轲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他是用自己个人伪装起来的有耻,来对抗整个时代肆无忌惮的无耻,所以他失败了。
在我看来,刺杀行动的成败,有其个人身体素质、思想认识上的因素,也有大时代的、大背景的因素,他们的成败对历史走向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历史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刺杀效果。
荆轲的事改天再说吧,不想写他,人性太复杂,也太阴暗,不想前几个那样正能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聂政刺韩傀(聂政刺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