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站点辐射到多方合力,从思路破解到实践成型……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目标,依托城乡结合、全域统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黄骅市整合阵地资源,统融各方力量,文明实践遍地开花,迸发出强大生命力,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黄骅路径”。
>黄骅烈士简介照片(黄骅烈士简介读后感)
织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之“网”
自2019年成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以来,黄骅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工作。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市级部门目标绩效考核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活动运转、队伍培训等,制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对影响力大、成长性好的重点项目进行奖励扶持,全面激发全社会的参与热情。
精心打造了1000余平方米的市级中心,设置了志愿服务指导办公室、文明实践大讲堂、书画展馆、好人展厅等功能室,并为渤海魂、红色朝阳等较大的志愿服务组织提供了办公场所。建立了13个乡镇(街道)实践所和357个村(社区)实践站,构筑“有场所、有机构、有队伍、有制度、有标准、有菜单、有实践”的“七有”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实现了城乡全覆盖。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华诞,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今后要带领学校教职员工发挥自身特长,针对群众需求,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白天鹅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揭牌仪式上,白天鹅美容美发学校负责人李金标说。
为进一步拓展工作领域,黄骅市吸纳一批机关单位、学校、企业、社会团体建立了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组织他们立足自身职能,推行便民化、“点餐式”志愿活动,将志愿服务延伸到“最后一米”。
为做到文明实践网上网下同步、线上线下互动,黄骅市开通学习强国黄骅融媒号,设置了“文明实践”专栏,推送关于黄骅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工作动态200余条。开发了“黄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所有程序项目在线流转,有效匹配群众需求和志愿服务,实现了“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队伍接单”。截至目前,累计派单100余场次,完成基层所、站活动需求70余个。
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之“基”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主力军就是志愿者,黄骅市搭建起“1个总队、18个支队、357个大队、10个特色分队”的专兼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各级党组织一把手任队长。镇、村层面注重吸收在群众身边,威信高、口碑好的老党员、老干部、道德模范典型、乡土文化人才等,实现市、镇、村志愿服务队伍全覆盖。
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
成立了市级文明志愿服务联合会,将渤海魂、红色朝阳等20余支社会志愿服务队伍,以及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60余支各级部门志愿服务队吸纳进来,实行统一注册、分级管理,全市注册志愿者达到11万人。
“我这次兑换了一桶洗衣液和几块香皂,这些东西都特别实用,做志愿者既能帮助别人,又能快乐自己,我们都愿意为社区的建设出一份力。”刚刚用文明积分兑换到日用品的海滨学院社区志愿者王女士说。
黄骅市以形式多样的志愿者保障和激励措施来营造“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社会氛围。依托“河北志愿服务网”实现志愿者网上注册、发布项目、记录时长,并根据时长和效果确定服务积分、星级评定。打造“保障+激励”型的志愿服务体系,为优秀志愿者提供免费体检、免费公交月卡、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等服务。
走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党的历史认识的一贯立场和态度,而且体现了我们党对党的历史认识的最新成果……”在黄骅烈士纪念馆,“河北好人”孙津生结合英雄事迹,真情讲述了中国共产党100年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黄骅市成立了红荆条道德模范宣讲团,用通俗大众的语言、身边鲜活的事例和灵活多样的形式巡回宣讲,架起党群红色桥梁,让新时代的好声音飞入千家万户。
“真没想到,好心人这么快就把助听器送来了,太感谢了!等我身体好一些,我也要去做志愿者,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骅西街道青年南大街社区的独居老人王大爷捧着自己所需的助听器欣喜地说道。
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黄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了“圆梦微心愿”活动,组织各实践所、站向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征集“微心愿”,每月向社会发布,号召广大社会爱心人士积极认领,搭建起爱心互动平台,目前已为162位困难群众“圆梦”。
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每月28日,常郭镇蒋庄村53岁的蒋观洪都会穿戴整齐在家等着村里的志愿者上门理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蒋庄村打造了“爱心理发日”“联防巡逻”等特色活动,凝聚起了村庄正气。
为进一步做实农村、社区级志愿服务队伍,黄骅市实施“369”模式,即建设党员、巾帼、环卫等3支队伍,常态化开展爱心理发日、理论随身听、巡逻护平安等6个项目,包联到人做到红白事、突发事件等9种情形必到,通过志愿服务助推乡村振兴。
开拓新时代文明实践之“道”
“在‘赶大集’活动上,俺领到了科普书籍,向医生咨询了高血压换药问题,省去了跑医院的麻烦。还看了一场文艺演出,真是收获满满。”一位村民高兴地说。
新时代文明实践赶大集是该市一个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每月组织理论、医疗、法律、科技等部门志愿者深入乡村、社区,提供理论宣讲、健康咨询、科技科普、法律援助、扶贫帮困等服务,把真情关爱送到老百姓身边。该做法被选入《河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优秀案例选编》。
新时代文明实践赶大集
“大洼是民众的语言,是大草洼、大沼泽、湿地、洼淀……”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上,著名散文作家张华北,正在为市民详细讲解“大洼文学与生态文明”相关知识。
“大讲堂”是黄骅市的另一个文明实践品牌,围绕理论政策、文化文艺、健康卫生、法律法规、移风易俗等内容,制定宣讲“菜单”,根据群众的“订单”每周开展1次讲座和互动实践活动,并利用网络传播扩大影响,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每天下午四点半,走进骅西小学延时课堂教室,中国书协会员、黄骅文艺志愿者刘晓明早已在这里等候,每个来上课的学生都有一个专属的“百宝箱”:里面装有毛笔及垫子、墨水、宣纸等物品。
为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黄骅市组织书协、美协、作协等7个协会成立文艺志愿服务队,开展“文艺进校园”志愿服务项目,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送文化下乡。
另外,骅东街道的老年大学项目、齐家务镇的“志愿服务直通车”项目、吕桥镇的“书法武术进校园”项目……各实践所、站立足辖区红色文化、书法文化、农牧副渔等产业资源,致力打造“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牌”,70多个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活动项目,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座城市昂扬前行,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一座城市生生不息,离不开丰润的文明滋养。在黄骅的街头巷尾,人们总能与文明不期而遇。新时代文明实践已逐步日常化、生活化,潜移默化地引领社会新风尚、汇聚正能量,成为这座英雄之城最亮丽的底色。
(图片由黄骅市委宣传部提供)
(通讯员于永生、史淑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黄骅烈士简介照片(黄骅烈士简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