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二模]长春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质量监测(二)2语文试题

[长春二模]长春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质量监测(二)2语文试题

1.下列选项中不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并非李白原作”这一观点证据的一项是(3分)

A:清代两个刊本中此句均另有“天生我身必有财”“天生吾徒有俊才”两个版本。

B.在敦煌发现的唐代抄本中“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被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才”。

C.依古体诗押韵惯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用”不能跟“来”和“杯”押韵。

D.《李太白集注》记录的“又‘用’一作‘开’”,此句应为“天生我材必有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点明对原文章标题的看法,认为如此肯定表达观点的标题有哗众取宠之嫌。

B.本文从异文位置、数量对比、古体诗规则三个不同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层次清晰。

C.本文大量引用文献作品中的例子,既有为地支撑了自己的观点,又丰富了文章内容。

D.文章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存在着转韵句未首句入韵的例子来反驳原作者的猜测。

3.从接受心理学的角度看,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本来面目与后来形成的形象产生了距离”的一项是(3分)

A.生前的陶渊明和奉隐逸之宗的陶渊明。

B.生前的项羽和文艺作品中的项羽。

C.生前的唐太宗和史书中的唐太宗。

D.生前的曹操和戏曲中的曹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长春二模]长春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质量监测(二)2语文试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