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考 2024届高三总复习月考卷(二)历史试卷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名校联考 2024届高三总复习月考卷(二)历史试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名校联考 2024届高三总复习月考卷(二)历史试卷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5.冷战时期,奥地利、芬兰和瑞典曾不得不离开西方阵营,成为中立国家;后来他们顺利加入欧盟。前华沙条约组织的天主教和新教国家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也成为欧盟成员国,而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多次申请加人欧盟,却总因多数成员国反对而遭到拒绝。材料意在说明A.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困难重重B.文化认同在经济区域集团中的意义C.冷战思维阻碍了经济全球化D:欧盟内部矛盾影响土欧关系的发展
5.南朝时期,被视为弥勒菩萨化身的傅大士(傅翕),见梁武帝时身着道冠、儒履、佛袈裟。相传,东晋高僧慧远送别来访的儒士陶渊明、道士陆修静,不觉破例过了所居庐山东林寺外的虎溪桥,相与大笑,留下“虎溪三笑”的佳话。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A.儒家的正统地位已经丧失(B.儒、佛、道的差别已消失C.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D.儒、佛、道三教交融发展
6.明清市镇的形成往往是在离县城较远、数县交集的“两不管”地带率先出现;离县城较远,路途为河湖港汉分割,村落细碎成网,小市镇数量反而多起来。这表明A.市镇已经摆脱了官府的控制B.县域内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C.市镇出现是经济发展的结果D.交通不便导致市镇布局分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名校联考 2024届高三总复习月考卷(二)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