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得月楼1983年毛永明、陆辰生主演的喜剧电影
《小小得月楼》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卢萍执导的喜剧电影,由毛永明、陆辰生主演,于1983年上映。该片根据苏州滑稽戏剧团同名滑稽戏改编,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苏州得月楼饭店的团支部书记毛头带领青年们在旅游点开办“小小得月楼”,为游客提供服务的故事。
中文名
小小得月楼
类型
喜剧
出品公司
上海电影制片厂
导演
卢萍
上映时间
对白语言
吴语苏州话、吴语上海话
色彩
彩色
幕后制作
创作主旨
在讨论改编滑稽戏的过程中,导演卢萍与编剧确定的原则是:剧本无论从创作意图还是情节梗概本身,都应当是喜剧性的,非喜剧性的一概摒弃。这一点从该片酝酿到拍摄都起到明确的指导作用。该片91%的景都是采用实景拍摄,实景与滑稽戏的夸张表演如何统一起来,成为导演卢萍思考的问题。如果演员表演进行约束,使他们不敢夸张,必然失去滑稽戏的特点,如果不加约束任其发挥,电影观众可能难以适应舞台式的夸张,而且过分夸张的表演与实景也不协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卢萍在两方面下功夫。第一,大场面,当主要演员与群演共同演戏时,要求他们表演生活化;而那些需要着力强调、突出的小场面,将演员与群演拉开一定距离,使演员能进行夸张的表演,以取滑稽之效果。
第二,在景和人物关系方面,大场面景、道具、服装、群演安排尽量生活化,如老得月楼生意兴隆,园林里游客络绎不绝,观前街上车水马龙,在拍这些场景时,卢萍要求能偷拍尽量偷拍,努力给观众身临其境之感。而经过以上这些大场面渲染后,再运用场面和镜头的调度,将主要人物与大的环境、众多的群众场面拉开一定距离,把主要演员和小环境推到前景,使群众和大环境退成后景,从而让演员能毫无顾忌地进行“夸张”表演。
表演指导
该片主演毛永明是一名电影演员,为了使他与苏州滑稽戏剧团的演员们能表演风格统一,卢萍向演员们提出“滑稽表演电影化,电影表演滑稽化”的要求,并给予演员们不同的指导。扮演老杨的陆辰生是滑稽戏演员,在拍老杨拿着批评信回家找毛头问罪的戏之前,他在走位时,习惯性地摇晃身子表现老杨生气的步态,但摄影师提醒他别动作太大而出画面后,他就变得有些拘束、手足无措。卢萍见状就启发他体会人物此时的心情,帮助他找到了表演的感觉。
毛永明是第一次接触滑稽戏,有“怕过火”的思想顾虑,刚开始拍戏时比较拘谨。在经过不断尝试、反复实验,特别是向滑稽戏演员们讨教,他逐步使表演向滑稽化靠拢,在拍“戆戆抵制走后门”的戏时,他自主创造了“两个拇指在嘴边一吹,然后朝两边一分”的动作。
参考资料
1. 小小得月楼 (1983) ·豆瓣电影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小小得月楼(1983年毛永明、陆辰生主演的喜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