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19)(共两组16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古代诗文阅读练*(19)(共两组16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以下展示关于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古代诗文阅读练*(19)(共两组16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古代诗文阅读练*(19)(共两组16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1、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练*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绍兴五年,召对,张嵲上疏曰:“金人去冬深涉吾地,王师屡捷,一朝宵道,金有自败之道,非我幸胜之也。今兵疲民劳,若便图进取,似未可遽。臣窃谓为今日计,当筑坞堡以守淮南之地,兴屯田以为久戍之资备舟楫以阻长江之险以我之常待彼之变。又荆、襄、寿春皆古重镇,敌之侵轶,多出此涂。愿速择良将劲兵,戍守其地,以重上流之势。”召试,除秘书省正字。六年,地震。嵲奏:“比年以来,赋敛繁重,征求百出,流移者挤沟壑,土著者失常业,地震之异,殆或为此。愿深思变异之由,修政之阙,致民之安。”七年,迁校书郎

2、兼史馆校勘,再迁著作郎。嵲因对言:“吴、蜀,唇齿之势也。蜀之利害,臣粗如之。忠勇之人,使之捍外侮则可,至于抚循斯民,则非所能办也。宜于前宰执中,择其可以任川事者委任之。”又言:“自驻跸吴会以来,似未尝以襄阳、荆南为意,今宜亟选儒臣有牧御之才者为二路帅,使之招集流散,兴农桑,治城壁,以为保固之资,益重上流之势。”既而何抡以刊改神宗实录得罪,语连嵲,出为福建路转运判官。上疏略曰:“古之人君,其患有二,在纳谏而不能用,在知天下利害而不以为意。陛下渡江十年矣,外有就敌之国,内有骄悍之兵,下有穷困无聊之民。进言者多矣,今皆以为陈腐而别取新奇之说;任事者众矣,今皆*是以为当然而更为迂阔之事。此近于纳谏而不

3、知用,知利害而不知恤也。为今之计,朝斯夕斯,非是二者不务,数年之后,庶其有济!”九年,除司勤员外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十年,擢中书舍人,升实录院同修撰。罢去。顷之,起知衢州,除敷文阁待制。岁满,得请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时方修好息兵,上将召用,会疽发背卒,年五十三。(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四)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需断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少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3分)兴屯田A以为久戍B之资C备D舟楫E以阻F长江G之险H以我I之常J待K彼之变2.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再迁著作郎”的“再”与六国论中“后秦击赵者再”的“再”含义不同。B.驻跸,

4、指帝王出行中途停留暂住,文中是指宋高宗南渡后暂住吴会。C.“下有穷困无聊之民”中的“聊”与促织中“不复聊赖”的“聊”含义相同。D.“知利害而不知恤也”中的“恤”与答司马谏议书中“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的“恤”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嵲认为金人忽然连夜逃遁有其内因,不是宋军侥幸战胜了他们,并提出此时不宜乘势追击。B.张嵲指出地震异象产生的原因是国家赋税沉重、政令频繁,致使百姓流徙迁移,尸横沟野,当地居民也失去了固定产业。C.张嵲建议选用有才能的大臣去担任蜀地官员,让有管治才能的文官去担任襄阳、荆南两地的统帅,并提出了三条固本的策略

5、。D.张嵲受何抡的牵连被外调,仍忠心上书,指出渡江十年后朝廷外有强敌、内有骄兵的现状。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愿深思变异之由,修政之阙,致民之安。(4分)(2)为今之计,朝斯夕斯,非是二者不务,数年之后,庶其有济!(4分)5.请结合本文和谏太宗十思疏,概述奏疏的基本特点。(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出自红楼梦的古诗,完成67题。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注释缟袂:白绢做成的衣服。苏轼曾用“缟袂”喻花。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6、,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句“半卷”“半掩”表现了赏花人和白海棠有一定距离,为后续描写白海棠之美做铺垫。B.第二句无理而妙,把冰碾碎作为花土,用玉盆做花盆,借这样的生长环境写出白海棠的特点。C.颔联巧用拟人,别具神韵,“偷来”句写白海棠的色泽娇艳,“借得”句写白海棠的精神品格。D.颈联用“月窟仙人”和“秋闺怨女”的形象来烘托白海棠,赋予白海棠以神秘和悲愁的色彩。7.从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可以推断出这首诗的“作者”是林黛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的选才纳言观点与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

1.在河北武安磁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80座窖穴内发现了粮食堆积,一般厚度0.3~2米,其中有10座窖穴堆积达2米以上,出土时部分颗粒清晰可见有粟的痕迹;在河北正定南杨庄遗址中,同样也发现了粟。据此可知,当时此地A.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B.种植业为主饲养业为辅C.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D.原始农业得到一定发展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19)(共两组16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