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克勤克俭
【拼音】:
[kè qín kè jiǎn]
【解释】:
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
《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举例造句】:
及公之祖(袁可立玄孙袁景执),慨先世之不继,是以克勤克俭,光复旧业。
【成语故事】:
尧帝时期,黄河经常发洪水,尧帝派鲧治水九年没有成效。舜帝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告别新婚四天的妻子踏上治水的征途,治水13年,曾3次路过家门而不回,终于取得了成就。舜认为禹克勤克俭地为人民服务,于是就让位给他。
【克勤克俭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