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宁德市博雅重点学校高三(下)期中语文试卷-普通用卷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宁德市博雅重点学校高三(下)期中语文试卷-普通用卷,以下展示关于2022-2023学年福建省宁德市博雅重点学校高三(下)期中语文试卷-普通用卷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宁德市博雅重点学校高三(下)期中语文试卷-普通用卷

1、2022-2023学年福建省宁德市博雅重点学校高三(下)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流连山水、游览名胜,是古代士人重要的生活方式。山水名胜之游,既可以舒展身心、陶冶性情,更可以结交友人、增广见闻、彰显大志;同时,山水借士人之游而增其风姿,名胜因士人之览而富其内涵。 “名胜”一词在魏晋时期主要用来指“名人”“名士”,一直到明清时期,将素有雅望的知名人士称为“名胜”的现象仍较常见,而被称为“名胜”的“人物”往往有山水景物游赏的雅好;自宋元以后,经“名人”“名士”游览或书写过的、具有充分人文积累的“山水胜景”开始被称为“名胜”,

2、至明清时期这种用法已非常普遍。因此,“名胜”一词具有“人”和“景”的双重含义,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合一。宋代以后科举制兴盛,文人士子队伍迅速扩充,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文化事业中,士人们的游宦生涯促进了山水游赏的兴盛与地域文化景观的开发。随着文献学和印刷术的发展,山水景观中的文化故事得以广泛传播,进一步推动了名胜文化的发展。 山水游观是文人士大夫涵养心性的重要方式。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提到文人士大夫钟情山水的原因:“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古人认为山川亭沼有助于宣泄浊氛、通达气象,使人处于澄明之境。士人常在山水胜地或园亭佳处

3、雅集,以访胜、饮酒、赋诗、作画、品茗等方式,熏陶文人性情,增进同道之谊。三月上已节水边修禊,九月重阳节登高结社,成为一些文人定期的交游活动。西晋金谷园雅集在当时的官绅文人圈负有盛名,东晋王羲之等人参与的兰亭雅集则为后代士人所倾慕。那些雅集故事及诗文、书画的流传则有助于山水名胜文化的丰富和拓展。而那些他乡远游的文士中甚至出现了一批热衷于山川地理考察与著述的专业学者,如徐弘祖、王士性、顾炎武等人。 中国古代士人的仕宦生涯,为游历或营各地山水名胜提供了便利。古代官员在地方任职,寻访、游赏、修缮、营建地方文化景观,并为之写诗、作文,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官员致仕后,往往又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及实力游览或经营

4、乡里名胜。宋至明清,随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一些文人在风景优美的山林间设立书院,推动了当地景观文化的发展。张栻岳麓书院记提到岳麓书院修成后,“爱其山川之胜,栋宇之安,徘徊不忍去,以为会友讲*,诚莫此地宜也”。朱熹与张栻多次在书院园林中探讨学问、游赏景致,胜景与文思得以相互激发。 总之,山水名胜是自然与人相结合的胜景,是大地山川中有历史有故事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山水名胜的形成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持续的文化实践过程。作为“人”与“大地”共同的作品,山水名胜为后世的游览者提供了空间、时间和人相互交织的文化景象。 (摘编自何峰山水名胜与士人交游)材料二: 欣赏一幅中国山水画,与真实的山水没有太大的关系,

5、它有着更为超脱的精神追求,是一种澄怀观道的精神活动。我们可以通过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说法来体味这种精神活动。王羲之认为,人生在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一静一动,一个向内心去寻求,另一个则通过体察外在的世界去寻找。欣赏中国山水画便是王羲之所谓“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是一种通过画家构建的山水世界去体味万物、思考古今和人生,进而提高自身精神境界的过程。 鉴赏者首先要“偷得浮生半日闲”,让自己从外到内安静下来。“心无驰猎之劳,身无牵臂之役,避俗逃名”,才能走进一幅山水画的世界。领悟中国山水画的要义,还要了解它的常见题材及相对固定的模式。中国山水画有一些主要的题

6、材,通过这些题材传达出大致相同的含义。同类题材的作品,画家在表现手法的选择上、在画面的营造上也是类似的,通过类似的象征物传达一定的意境。了解了这些题材,观者与画家之间就能完成最基本的精神层面的沟通。 隐逸是中国山水画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成为历代文人向往隐居生活的一个意象,让隐逸成了诗文书画中常常被表现的主题。元代画家王蒙的青卞隐居图(见图)便是此类题材的代表作之一。在这幅画中,绵密的群山围绕出一个居于画面左上方的向内的世界,这是一个隐逸的世界,是理想的彼岸。与此同时,画面右下方被群山隔绝在外的世界象征着外部的现实世界,是现实的此岸。鉴赏这幅作品,观者被画家设定为站在此岸之人,目光会不由得沿着画家设定的线索,逐渐越过密林深处,透过绵延的山脉,终于发现了一个别有洞天的彼岸世界。 送别也是中国山水画最常表现的题材之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古往今来,有多少诗篇、多少幅画作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情感。送别一类的中国山水画,也有相对固定的程式。通常,

13.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时期的是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B.金田起事有义名,江山半壁不前行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宁德市博雅重点学校高三(下)期中语文试卷-普通用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