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坦病毒(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的RNA病毒)

汉坦病毒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的RNA病毒

汉坦病毒归属布尼亚病毒科,是有包膜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为造成流行性出血热及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主要病原。汉坦病毒在全球均有分布,依据血清分型已发现22种,主要以啮齿类动物为宿主。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由汉坦病毒引起,往往通过像鹿鼠这样的小型哺乳动物的排泄物、唾液等传播。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患者早期可能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比如发热、头疼和常见于大腿、臀部及背部的疼痛。早期症状出现2至7天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甚至死亡。人体对汉坦病毒有牢固免疫力,可通过灭活疫苗预防。

中文名

汉坦病毒

病毒界

布尼亚病毒科

汉坦病毒属

类型

RNA病毒

治疗原则

自20世纪80年代初成功分离病毒以来,HFRS和汉坦病毒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尤其近年来灭活疫苗的研制成功,为有效预防本病创造了条件。但我们在病原学、实验诊断、免疫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与国外研究尚有差距,仍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今后研究的深入,对本病认识的逐步加深,才能最终有效控制本病在我国的流行。

早期抗病毒治疗

HFRS的发病主要是病毒直接作用所致,病毒血症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内病毒存在的时间一般为7~10日或长,早期抗病毒治疗可阻断病理损伤、减轻病情、降低病死率。应用干扰素、利巴韦林,有肯定疗效。7病日以内均可应用,疗程5~7日。

合理的综合液体疗法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应强调预防性治疗,不同病期有不同的液体疗法原则。以平衡盐液为主,根据化验检查结果,适当调整其成分及用量。应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

早期预防肾脏损伤

发热期肾脏损伤程度较轻,由于多种因素,如血浆渗出、血液浓缩、血容量不足、合并DIC等而使肾损伤加重。故应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是改善本病转归的重要策略。

少尿期尿毒症以及各种并发症

如高血容量、高血压、心衰、肺水肿、腔道大出血、神经系统合并症及肾破裂是致死的五大因素,均发生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血液透析是降低病死率的最重要的挽救生命的手段,应广泛应用。

参考资料

1.美国家公园向露营者发出汉坦病毒警告·环球网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汉坦病毒(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的RNA病毒)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