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考语文二轮复*第3部分文言文考点突破课时36 理解文言句式-抓住标志翻译落实(含详解),以下展示关于(新高考)高考语文二轮复*第3部分文言文考点突破课时36 理解文言句式-抓住标志翻译落实(含详解)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1、课时36理解文言句式抓住标志,翻译落实课堂讲义复*任务通晓文言常用特殊句式,形成翻译中的“句式意识”。考情微观年份卷别题干表述(翻译)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1全国乙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状语后置句(以法)、判断句(乃)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考查均放在翻译中。文言句式考查频率不及实词、虚词,带有随文命题特点。考查何种句式也是如此。2020新高考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被动句(为所)2019全国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定语后置句(者)全国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判断句(乃)知识图要活动一掌握。
2、判断句和被动句一、判断句:是为副词加者也,另有直接判断句判断判断句的方法有二:一是看外在语言标志,“者也”“也”“者”,以及副词“皆”“诚”“则”“乃”“必”“非”等。二是从特征入手,判断句的特征之一就是谓语部分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天下所共传宝也”就是一个名词性短语,符合判断句的特征。关于“是”字,它在文言文中一般作指示代词“这”讲,偶尔有作判断动词的。例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中的“是”作“这”讲,“也”才是判断标志词;“自言本是京城女”中的“是”,就是一个判断动词。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D项为被动句,为判断句。其他。
3、几组均为判断句。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B秦,虎狼之国C无恻隐之心,非人也D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答案D解析D项为一般陈述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二、被动句:为所见于被意念判断被动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从标志词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动句的要求。被动句的标志词主要有以下几类:“为”“为所”或“为所”。“于”或“受于”。“见”或“见于”。“被”字。(2)从语法入手,看主语是不是受动者。因为有些被动句没有标志词,但在意义上含有被动意,所以单凭标志词判断是不行的,还需要考虑一下主语是不是谓语的受动者。(3)巧借“添”“变”二法。在动词前或后加上“被”而未改变句。
4、子基本意义的,是被动句。主谓结构的句子能够变成动宾主动句的,是被动句。如“函谷举”,可以将其变为“举函谷”。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C终必不蒙见察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答案D解析D项为状语后置句。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为状语后置句,为宾语前置句。活动二掌握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一、倒装句(一)宾语前置句:疑问否定之是标判断宾语前置句,主要看标志。(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标志:否定词不、莫、未等;代词之、余、吾等。(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标志:疑问句;疑问代。
5、词何、安、焉等。(3)用“之”“唯是(之)”“是”作标志,如“句读之不知”“唯你是问”等。另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形:一是介词宾语前置,如“一言以蔽之”;二是“自”字前置,如“秦人不暇自哀”等。1下列属于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夫晋,何厌之有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微斯人,吾谁与归答案D解析A、C两项均为“之”作标志将宾语前置。B项为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2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D不然,籍何以至此答案B解析B项为一般句式。3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D项为固定句式,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组均为宾语前置句。(二)定语后置句:之者有者加而者定语后置句都有一定的标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中心词之定语者,如:马之千里者(2)中心词有定语者,如:郑人有买履者(3)中心词而定语者,如:穷民而无告者(4)中心词之定语,如:仰观宇宙之大另有数量短语作定语。
.[db:内容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新高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3部分文言文考点突破课时36 理解文言句式-抓住标志翻译落实(含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