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会区安徽省蚌埠市辖区
禹会区隶属于安徽省蚌埠市,位于蚌埠市西部、淮河南岸。东以朝阳路、燕山路、蚌西路与蚌山区为界,西、北以淮河分别与怀远县、淮上区相连,南与凤阳县、淮南市接壤。
禹会区位于蚌埠市西部,辖区总面积331平方公里,其中原马城经济开发区、秦集镇、长青乡所辖共24个村由高新区托管,共114平方公里,禹会区实际管辖面积217平方公里。
截至2020年末,禹会区辖区户籍总人口36万人,其中高新区9.8万人,实有人口26.2万人,比上年减少0.2万人,另有流动人口约3万人。
城区划分为朝阳、纬四、张公山、大庆、钓鱼台5个街道 32个社区,另辖长青乡、马城镇2个乡镇和涂山风景区,共36个行政村。
2020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2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7亿元,下降3.1%;第二产业增加值108.6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07.2亿元,增长4.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4:48.9:48.7调整为2.6:49:48.4。
中文名
禹会区
行政区划代码
340304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中国安徽省蚌埠市
地理位置
华东
面积
220平方千米
下辖地区
5个街道、2个乡镇、1个管委会
政府驻地
涂山路429号
**区号
0552
邮政区码
23301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大禹文化产业园
机场
蚌埠机场
火车站
蚌埠站
车牌代码
皖C
人口数量
325814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
221.4 亿元(2020年)
行政区划
禹会区位置
截至2020年3月,禹会区辖朝阳街道、纬四街道、张公山街道、大庆街道、钓鱼台街道等5个街道;长青乡、马城镇两个乡镇和涂山风景区管委会,共36个行政村、32个社区居委会。
位置境域
禹会区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部、淮河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7′-117°23′,北纬32°54′-32°57′。东以朝阳路、燕山路、蚌西路与蚌山区为界,西、北以淮河分别与怀远县、淮上区相连,南与凤阳县、淮南市接壤。总面积220平方千米。
地貌
禹会区属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处于江淮分水岭的末稍。境内以平原为主;地面西北倾向东南,自然坡降为万分之一左右。地貌主要分平原、丘陵和台地3种。
气候
禹会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兼有两个气候带的特点。季风显着,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但因处在中纬度,冷暖气团活动交锋频繁,且变化大,加之降水集中,常有旱、涝气候灾害发生,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
春季,禹会区上空北方冷高压势力逐渐衰退,南方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不断增强,气温回升迅速,雨水趋多。因冷暖气流交互频繁,阴晴不定,气温多变,常有寒潮、晚霜冻、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
夏季,经常受到东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多偏南风,降水集中,暴雨中常伴有雷电。汛期,淮河及境内诸河湖水位陡涨,易造成洪涝灾害。入伏后,日照足,地面蒸发量大,时有伏旱出现。
秋季,上空北方冷高压逐渐增强,降温迅速,日温差大,雨水减少,多为秋高气爽天气。但异常年份也出现夹秋旱,或出现阴雨连绵天气,形成渍涝。
冬季,主要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多偏北风,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常出现冬旱。有些年份遭寒潮南侵,气温急骤下降,又造成雨雪灾害天气。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禹会区境内有天河、九里塘,西北边是千里淮河,水资源丰富。天河古称西濠水,位于禹会区区境,发源于凤阳山区西部武店东棺材山。天河全长33公里,流域面积357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9000万立方米。禹会区境内天河长16公里,水面宽600~1000米,其中湖洼段长9公里,形成自然天河湖。水域面积14平方公里,蓄水量2000万立方米。天河原是淮河小支流,可行小船。民国27年(1938年)黄泛后,下游淤积严重,尤以沈家岗至河口一段最甚,河渠淤塞几与两岸平地同高,致使积水不能泄淮。1959年修建天河闸,控制了淮水倒灌和天河的水位,始成为水产养殖水面。
植物
禹会区常见乔木有140余种,包括:雪松、黑松、马尾松、火炬松(台大松)、獐子松、金钱松(金叶松、金松)、赤松(日本赤松)、湿地松、杜松、罗汉松,柳杉、水杉、池杉、落羽杉、南洋杉,侧柏(柏树、扁柏)、铅笔柏、圆柏(桧柏)、龙柏、日本扁柏、日本花柏、绒柏、塔柏、柱柏、垂柏、圆球柏(玉柏)、偃柏、米针柏、鹿角柏、翠柏、香柏、刺柏(台柏)、竹柏,广玉兰(荷花玉兰、洋玉兰)、白玉兰等。
常见灌木有70多种,包括:麻叶绣线菊、李叶绣线菊、珍珠绣线菊,华北珍珠梅、榆叶梅,皱皮木瓜,火棘,棣堂,洋蔷薇、白花蔷薇(野蔷薇),月季,玫瑰,毛樱桃,紫穗槐,锦鸡儿,象牙红(龙芳花),圆叶胡枝、毛叶胡枝(山豆花)、细梗胡枝,截叶铁扫帚,欧洲山梅花(西洋山梅花)、绣球花(八仙花),芫花,糯米条,海桐,柽柳,木芙蓉(芙蓉花)等。
常见栽培植物有200多种,主要有:小麦、大麦、水稻、山芋、黄豆、黑豆、青豆、蚕豆、豌豆、绿豆、豇豆、红小豆、高粱、玉米、油菜、花生、芝麻、蓖麻、烟叶、薄荷、棉花、红麻、黄麻、苘麻、柽麻、大白菜、甘蓝、青菜、乌菜、菠菜、芹菜、疙瘩菜、辣椒、芫荽、莲藕、萝卜、胡萝卜、黄瓜、蕃茄、白米苋、红米苋、红柳苋等。
动物
禹会区饲养的动物及鱼类主要有:马、黄牛、山羊、驴、骡、猪、水牛、兔、狗、猫、奶牛、绵羊、鸡、鸭、鹅、鸽、鹌鹑、画眉、百灵鸟、鹦鹉、鲢鱼、鳙鱼、草鱼、青鱼、甲鱼、黄鳝、鲤鱼、团头鲂、罗非鱼、大坂鲫、金鱼、珍珠蚌、虾;饲养的昆虫主要有蚕、蜜蜂等。
野生的动物、昆虫主要有:野兔、野鸡、獾、刺猬、黄鼬、豹猫、夜鹰、蝙蝠、鼠、蛇、蟮、青蛙、蟾蜍、蜥蜴、壁虎、大雁、小燕、喜鹊、乌鸦、麻雀、野鸭、斑鸠、鹭、布谷鸟、啄木鸟、鸬鹚、鹌鹑、龟、鳖、蟹、黑鱼、泥鳅、田螺、蚌、蜗牛、沙蚕、蚯蚓、水蛇、蚂蟥、稻田虾、水蚤、水螽、蜈蚣、飞蝗等。
政治
陈常林 区委书记[3]
综述
2010年,禹会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9.5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1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1.3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2.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7.1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2%。实现综合财政收入6.69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3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29%。
2013年财政收入14.5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0%,其中地方收入8.9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62.2%。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1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4.5%。进出口总额5.8亿美元,同比2012年增长18.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2012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8578元,同比2012年增长14%。
第一产业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培育涂山等3个省级专业示范村、天河联众等2个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土地流转面积近万亩,农业生产实现连续十年丰收,粮食总产量达8.2万吨,秋季播种面积10.6万亩。新增大洪山、涂山、黑虎山等山林面积3.7万亩,完成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9069亩;总投资4300万元的环天河土地整治项目全面竣工,总投资近亿元的天河治理、八里沟环境提升、冯西圩堤防除险加固等项目全面完工。[6]
第二产业
2010年,禹会区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1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6.1%;实现工业增加值43.5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5.3%;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户;实现出口交货值17.5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53%,出口创汇26276万美元;完成技改工作量1.2亿元。
2013年1-11月份,禹会区规上工业外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29.13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2.16%,实现增加值8.18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0.35%。
2013年,禹会区新增中晶光技术等1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上企业累计达73户),工业总产值突破320亿元。新增航天生物等9户市级以上技术中心(累计国家级3户,省级11户,市级19户)。新增安银机具等6户市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长青乡被评为省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专业镇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丰原集团跨国投资成功进入南美、东欧市场。总投资20.8亿元的冠宜箱包制造基地试产,总投资2亿元的华光集团浮法玻璃生产线提升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2.7亿元的高科能源装备制造等续建项目。
第三产业
2010年,禹会区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6.5%;产销率保持在97%以上。
2013年,禹会区总投资5亿元的合百大禹会商业中心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欧尚超市项目建成运营。省港航投资公司总投资12亿元的蚌埠新港液货码头、集装箱码头交付使用,临港物流园等一批物流企业集聚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蚌埠闸分洪道景点、禾泉农庄、张公山公园等4A级景区改造工程顺利完成。第一届蚌埠花博会、首届蚌埠菊花展成功举办,累计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达成交易近2亿元。
组织参加中博会、厦洽会等招商恳谈会20余次。深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完善项目跟踪服务体系,储备工业升级、新区建设、文化旅游等亿元以上项目50多个,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6个、亿元以上项目20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50亿元、外资8059万美元,分别同比2012年增长63.34%、40.64%。
社会
科技
2013年,禹会区加强跟踪服务,促成航天生物光动力治疗仪、中实化学液晶新材料等12个项目获国家、省科技计划立项;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高新技术产品16个,省重点新产品1个。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同比2012年增长3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2012年增长20.56%。新增专利申请1050件,同比2012年增长113%;发明专利申请445件,同比2012年增长102%,获得省科学技术奖3项。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区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荣获“2013年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区”。
教育
2013年,禹会区城乡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免杂费标准再提升,投入2500万元实施“均衡发展、教育展翅”工程。荣获全省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优秀等次,在皖北各区中第一个通过省义务教育均衡督导评估。优质教育示范典型——北师大附属学校落户禹会区。
截至2013年4月,禹会区共有中小学35所,其中中学6所,小学29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1.4万余人,在岗教师1200多人。
文化体育
2013年,禹会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送艺、送影500余场次,涌现群众性体育社团60多个,被评为“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卫生
2013年,禹会区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总投资400万元的钓鱼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妇幼保健所投入使用。食品安全态势总体平稳,安全生产态势平稳,区消防灭火救援指挥中心投入使用。
截至2013年末,禹会区拥有禹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禹会区妇幼保健所、禹会区人民医院、禹会区长青乡卫生院、禹会区马城镇中心卫生院、涂山风景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钓鱼台街道平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朝阳街道佑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纬四街道黄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公山街道海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庆街道安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
社会保障
2010年,禹会区新增就业岗位6286个、转移农村劳动力327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275人,免费职业介绍人数1724人,新增小额担保**136户536万元,接收退休人员3万人,服务率达100%。
2013年,禹会区新增就业岗位8500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880人。实现安置房开工48万平方米,竣工近32万平方米,回迁安置3115户。在市辖区率先完成渔民上岸实物配租任务,为住房困难群众解决廉租房233套。
历史文化
中国花鼓灯
禹会区还是古涂氏国,是华夏发祥地之源头,是大禹之子、华夏第一王——启的故乡,是有史记载第一次各路诸侯集会之处,是一块王气浩荡、商机无限的福祉之所,区内“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冯嘴村还是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之一的花鼓灯策源地。禹会区西邻大禹治水“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涂山,东接凤阳中都古城和明皇陵,北抵绵延千里、波涛滚滚的淮河,碧波荡漾的张公山湖和水产资源丰富的天河湖似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区中。每逢节日、庆典,淮畔人家笑语欢歌,有“东方芭蕾”美誉的花鼓灯表演更是为蚌埠市增光添彩。
交通
禹会区
禹会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海大道、涂山环步道、206国道等多条交通道路,301、302路公交线路通过其中;北有千里淮河第一港;合徐、界阜埠高速公路、京台高速公路,朝阳路淮河公路,大庆路淮河公路桥穿境而过;京沪高铁、京台高铁纵横交错;毗邻蚌埠客运西站、新港码头、蚌埠机场桥。
风景名胜
禹会区拥有淮河闸4A级水利风景区、天河、涂山、张公山、黑虎山等自然景观和禹墟、禹王宫、钓鱼台等历史文化遗迹,“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冯嘴村是中国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之一、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花鼓灯艺术策源地。
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于1987年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主要由涂山景区、荆山景区、天河景区、黑虎山—蚌埠闸景区四个景区构成。主峰高338.7米,主峰之上有一座“禹王庙”,我们也称之为“禹王宫”,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祭祀禹与启母涂山氏女的庙宇。涂山之上,有座石像,叫“启母石”,也叫“望夫石”。这两处景点都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涂山庙会,现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件遗产保护名录。
张公山风景
张公山风景区位于蚌埠市禹会区,总占地面积110.6公顷,其中陆地面积56.6公顷,山顶海拔71.2米。2009年被评为全国4A级综合性风景区。张公山公园南入口景观区是“珠蚌迎宾”的雕塑,借鉴了蚌埠“珍珠城”的美誉。望淮塔景观是蚌埠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塔高35.33米,七层八角,建筑面积820平方米,登塔可鸟瞰珠城全貌,观淮河两岸风景。与张公山紧紧相连的张公岛占地面积9万多平方米,岛上林间野趣与科普植物,融为一体;奇石水岸与青山塔影,交相辉映,已经成为张公山景区的“生态之舟”。
地方特产
禾泉果园散养土鸡蛋、禾泉小黑土猪、佳禾葡萄、清炖河蚌肉、软兜人参鱼。
荣誉称号
禹会区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等光荣称号。
2019年9月21日,禹会区入围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区名单; [24] 入围安徽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区榜单。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三届安徽省文明城区”称号。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4]
2021年4月29日,被教育部命名为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7]
参考资料
1.禹会区行政区域·酷网
2.禹会简介·蚌埠市禹会区人民政府
3.陈常林任蚌埠市禹会区区委书记·人民网
4.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
5.蚌埠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蚌埠市统计局
6.禹会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禹会区统计局
7.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和改革试验区遴选结果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禹会区(安徽省蚌埠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