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七)历史试卷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2-2023学年安徽省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七)历史试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2022-2023学年安徽省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七)历史试卷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5.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这标志着A.已经完成B.祖国大陆获得统一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秦两汉时期,诗所言之志天然具有社会政治性,而魏晋诗歌以“情”为“志”正是要剥离“志的社会属性,以个体性取代社会性,以“情”取代“志”。魏晋时期诗歌的这一变化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A.体现了文人对社会强烈不满B.D.反映了人文主义文学的兴起C.强调了个性抒发和情感表达
8.1908年4月云南河口发生革命党起义,云贵总督锡良受到各界抨击。之后锡良致电两江总督端方,请其利用《申报》等官办商报对外宣称:“河口收复,乱事已定”“清军……即将围攻河口”。这些大量不实叙述扭转了锡良的舆论形象,朝廷甚至还嘉奖了他。材料反映了A.清政府专制统治日益强化B.现代媒体对社会认识的制约C.革命派的社会基础较薄弱D.社会舆论决定时代发展趋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2022-2023学年安徽省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七)历史试卷